雾霾净化机
昨日,成都晚报记者从成都市科技治霾技术应用推广现场交流会上了解到,作为2017年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六大行动”中的科技治霾,取得新的阶段性成果,一批诸如“雾霾净化机”“清水雾多功能抑尘车”“DPF柴油颗粒捕集系统”等治霾创新成果相继亮相,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科技支撑。
全球首创“空气过滤材料”
在一间半开放的工业厂房中心,点燃发烟烟饼,一段时间后,PM2.5达到236.84微克/立方米。随后,开启一台“雾霾净化机”,1小时后在水平、垂直和45度方向的不同距离处采集PM2.5并计算浓度,结果显示,PM2.5净化率达87%以上。“装置运行后,出风口的PM2.5浓度每立方米只有几微克。”成都易泰易优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自主研发的“金属间化合物过滤膜”,是全球唯一同时具备自抑菌、可再生、无污染,而且过滤精度高且稳定的第三代空气过滤技术, 可用于地铁站、车站、机场、医院、会场等大型公共场所。
在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工程师刘合凡看来,要想拥有更多的蓝天白云,大力推广科技治霾的理念十分重要,科技治霾不是一个科技管理部门的家务事,也不是一家科研院所的分内事,而是需要创新协同、全民参与。
给汽车排气管戴“口罩”
现场,中自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兰勇介绍,汽车尾气净化器的寿命一般为8万—10万公里,要保持用车在报废前始终处于排放达标状态,就必须安装尾气净化器,并定期更换。
兰勇介绍,公司的主要产品之一是DPF柴油颗粒捕集系统,相当于一个“口罩”,是安装在柴油发动机排放系统中的过滤器,它可以在微粒排放物质进入大气之前将其捕捉。“如果每台车都能及时加装和更换尾气净化装置,那么由汽车尾气带来的污染物便会大大降低。”中自环保董事长助理孙浩呼吁,治理大气污染,从源头抓起非常关键。
成都晚报记者 叶飞鸿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成都获评“年度推荐消费升级代表城市”称号昨日在京举行的“财新雅趣2017消费升级论坛”上,成都获评“年度推荐消费升级代表城市”称号。论坛上发布的最新一期伊利中国消费升级指数显示,成都从北京...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