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投入运营的开放式文创产业园区少城·视井
昨日上午,青羊区召开新闻发布会,向众多媒体推荐全新设计的少城国际文创硅谷APP和LOGO标识。随着明堂二期和“少城·视井”文创产业园项目加快建设,少城国际文创硅谷文创产业连片发展的态势初步呈现,越来越多地受到众多国内外投资人和文创行业从业者瞩目。
整合片区文创资源打造创新型历史文化街区
少城国际文创硅谷APP正式亮相
“APP上线后将进一步整合少城片区文创资源,充分利用少城片区的历史人文故事、民风民俗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和内容,以文脉的传承、文化的延续、文态的创新以及国际化的共享理念,营造出传统、创意、时尚相融合的创新型历史文化街区。”少城国际文创硅谷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何媛表示,该APP将于近期登陆安卓应用商店,通过审核后即可开放下载,感兴趣的市民可多多关注。
记者注意到,此次推出的少城国际文创硅谷APP主要包括青羊景点导览、少城国际文创硅谷、政务服务动态、节会活动展演信息等版块。
点开少城国际文创硅谷APP,起始页以“千年老成都,活力新少城”和集聚了文博、创意、市井生活等少城现状的图片,凸显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藴的少城在发展中形成了新的产业生态链,散发出新的活力,将传统与创新、本土与时尚相融合。
其中,青羊景点导览囊括了青羊区16个人文与物理景点,便于进行合理的旅游线路规划。
少城国际文创硅谷版块包括“食、宿、游、购、创”等五个方面,囊括了区域内约100家美食店、12家酒店、8个游览点和6条特色街区、10家特色礼品购买店、10家创意店,提供了一份完整的旅行清单以便进行选择。
政务服务动态包括青羊区政务服务与少城街道政务服务,通过此版块可以及时了解少城以及青羊区的政务服务信息。
节会活动展演信息版块是以滚动播出的条形窗口来展现,主要公布区域内已完结的、正在进行的、即将举办的重大节会活动信息。
提升文创街区品牌“三区两带”多点发力
少城国际文创硅谷发展提速
除了服务APP,还有全新发布的少城国际文创硅谷LOGO标识。
发布会现场,设计单位代表、成都知名设计师、文创产业投资人于侃为我们演示了最新设计的少城国际文创硅谷LOGO标识。该LOGO以“城”字为主形,“少”字为副形,取少城街巷格局、取少城建筑外形、取天府因人而旺、成都因水而兴之意。
“水润天府,文泽少城。”于侃说,少城有城之历史,而无城之边界。从清代满城到今日少城,少城承载着蜀都天府绵延不断的人文积淀,交融着市井生活和文化生命,是成都文脉的传承也是成都生活的窗口。
少城国际文创硅谷APP及LOGO基于少城片区的历史人文故事、民风民俗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和内容,充分挖掘老城区在打造文创街区品牌,提升集聚区知名度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于文脉的传承、文化的延续、文态的创新以及国际化的共享理念,营造出传统、创意、时尚相融合的创新型历史文化街区,以此铭记少城之于历史、少城之于成都、少城之于时代的人文意义。
据介绍,着眼“少城国际文创硅谷”的产业定位,青羊区将重点打造以“明堂”和奎星楼街区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人的孵化园及加速器,以同仁路沿线(小通巷、支矶石街、泡桐树街)为核心的少城休闲文化体验区,以金河路、东胜街为核心的视听原创基地,以长发街为核心的科技型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逐步形成产业孵化核心区、产业配套区、文创休闲区,以及同仁路、长顺街产业带的“三区两带”文创示范格局。
同时,按照市政府安排部署和《少城特色风貌区规划方案》要求,以宽窄巷子(文化体验核心区)为核心,以“宽窄巷子院落文化精品体验环线”为内环,以“少城“最成都”生活文化体验环线”为外环,高标准打造文化创意区(西部文创中心文创硅谷)、文化演艺区(场景式演绎空间集群)、文旅商务区(文化旅游配套开发区),着力打造“宽窄旅游圈”。
本报记者 李自强 白洋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少城国际 文创硅谷
位于槐树街、东门街以南;东城根街以西;君平街、包家巷以北;西郊河以东,规划面积约1.5平方公里。以文博场馆、非遗文化、演艺等为内容的文化体验区;以影视制作、创意设计、企业孵化培育、版权交易、投资融资服务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园;以名胜古迹、主题酒店、旅游服务等为重点的旅游目的地。该片区地处成都主城核心区,配套成熟完善,地铁2号、4号线汇聚于此。毗陵省美术馆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拥有保路纪念碑等14处文物保护单位,是传承古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的重要载体。
新闻推荐
新时代下,深度融合、跨界融合成为新闻媒体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围绕“深度融合·跨界融合”主题,26日,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耀,分众传媒高级副总裁嵇海荣,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工信部...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