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跑步取暖,高生变身华侨生低分上名校,如何破解学生下午放学太早问题……今年,教育领域依旧是大事小情不断。2017年,教育部出台政策、积极发声,主动回应民生热点,记者对此进行了梳理。
破解“三点半接孩难”热点一
孩子三点半放学回家,成了不少家庭的揪心事。2017年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把课后服务工作纳入中小学校考评体系,要求学校利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主动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责任。充分发挥中小学校课后服务主渠道作用,积极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课后服务工作模式。孩子健康成长、出入平安不仅是家庭、学校的事,也是整个民族、国家的事,全社会都应该尽力而为。目前,各地正在积极探索解决这一难题,成都正在研究制定政策,小学生有望延时放学至下午6点;北京西城区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区建设百所学校少年宫,让学生在校内就能自主参加各类课后活动;青岛等地探索由家长委员会组织家长轮流担任志愿者等形式,解决家长不能及时接孩子的问题。热点二回应“变身华侨生低分上名”:对资格造假零容忍
“对不起,没能早点告诉你,其实200分就能上“211”高校。”这是某教育机构的营销广告。花费四五十万元,去国外包装一番,再以“华侨生”身份回国参加考试,就能以400分的低分圆梦“985”高校。对此,教育部紧急回应“对资格造假行为零容忍”,将会同外交部等部门加大审查力度,对资格造假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钻政策空子”“出口转内销”“上大学捷径”“土著变身华侨生”……想要打消公众的 担心和质疑,重中之重是让制度将造假者挡在门外。公众对教育公平的信心伤不起。
热点三明令禁止“校园网贷”
2017年,福建、北京等多省市大学生因深陷“校园贷”选择结束年轻的生命。为了帮助不良网贷的学生湖北十堰汉江师范学院辅导员毛晶玥还潜伏到不良网贷有关的一系列qq群、催收群、反催收群、百度贴吧长达半年之久,并总结了不良网贷套路。教育部相关人士曾明确回应校园贷问题,鼓励正规商业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的小额信用贷款,取缔校园贷款业务,今后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扫除校园贷的灰色地带,可说是适逢其时,大快人心。热点四精细化管理中小学校
学校是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现在坐在课堂里的中小学生正是国家未来的中坚力量。2017年12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包括保障学生平等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6大管理职责、22项管理任务、88条具体内容。《管理标准》要求,各校要引领教师专业进步,加强教师管理和职业道德建设。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教师不得布置超越学生能力的作业,不得以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热点五
回应“学生跑步取暖”:督促地方迅速解决问题
2017年12月,有媒体报道北方一些学校尚未解决供暖、跑步取暖、学生被冻伤的问题。对此,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表示,北方一些学校大冬天了学校供暖问题还没解决,寒窗苦读,看到这样的报道,我们非常心疼这些孩子们,也非常着急,这也从一个侧面暴露出一些地方政府在工作层面还存在问题。十九大报告提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地方基层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应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真正把孩子们的冷暖放在心上,把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环境的目标落到实处。
热点六回应“九年义务教育升级为十二年制”:不具备条件
2017年12月,网上流传“九年义务教育升级为十二年制,中考将取消”的消息。对此,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回应表示,现阶段不可能将九年义务教育升级为十二年制。当前,还不具备把高中阶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条件。今年,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了《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但普及、义务和免费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重在解决有学上的问题,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教育的需要,不是将高中阶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或者实施免费教育。义务教育具有普及、均衡、强制和免费等属性,如果高中能纳入义务教育,意味着不让孩子上高中就违法了。
(据人民网)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武汉12月30日电(记者王贤)满载汽车零配件等产品的首趟“天天班”铁路快运货物班列X352/3次30日上午从武汉舵落口火车站开出,47小时左右后抵达大连金桥车站。随后,另外4趟“天天班”货运班列从...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