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岁末年初,都是各家银行“揽金”的高峰期,也让广大投资者有了享受高收益理财产品的机会,这种风险相对较小、收益率“还可以”的银行理财产品颇受投资者青睐。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获悉,蓉城各家银行近期纷纷上调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其中相当一部分预期收益率都超过了5%。2017年12月29日,融360公布了最新的监测数据,显示最近一周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和平均收益率均创2017年新高,其中64家银行产品的收益率都突破了5%。
银行揽储 理财品量价齐升
2017年11月中下旬,各家银行的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还维持在4.6%~4.7%。短短一个月左右,情况就发生了明显变化。
2017年12月29日,融360公布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年关已至,银行揽储竞争白热化,理财产品发行量和收益率都在上涨,预计这种现象将持续到春节前。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获悉,2017年12月22日~12月28日,各家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3017款,环比增加88款;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92%,环比上升了0.08个百分点,理财产品发行量和收益率均创年内新高。
中短期产品成为角逐重点
在融360的报告中,记者发现,各家银行在中短期产品的竞争上更加激烈。3个月以内的产品发行了1110款,占比最高,平均预期收益率4.87%,3~6个月的理财产品发行了902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97%,6~12个月的理财产品发行了820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92%,12个月以上的产品只发行了142款,平均预期收益率4.96%。
融360分析师表示,临近年末,各家银行通过发售中短期的理财产品快速回笼资金,因此6个月以内的产品发行量和收益率增长幅度都比较大。昨日,成都商报记者计算了一下,6个月以内的产品累计发行了2012款,占比67.65%。
非保本理财平均收益5.17%
如今,银行发售的理财主要有三大类:保证收益型、保本浮动收益型、非保本浮动收益型。昨日,记者在各商业银行官方渠道查阅时发现,收益率相对偏高的,几乎都是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且数量较多,这也印证了那句话,“收益与风险共存。”
在融360的这份报告中,我们也得到了相同的答案。调查显示,从不同收益类型理财产品看,这一周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229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28%,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585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37%,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1978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17%。
上述分析师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为增强产品对投资者的吸引力,银行往往会提高非保本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而保本型理财产品总体收益偏低,对客户吸引力相对较弱。
股份制和城商行平均收益破5
在理财产品的角逐中,销售渠道处于劣势的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能够使出的最大“杀手锏”就是拼预期收益率。监测报告显示,这一周股份制银行发售理财产品461款,平均预期收益率5.06%,城商行发售1003款,平均预期收益率5.01%,外资银行发售50款,平均预期收益率4.94%,国有银行发售660款,平均预期收益率4.93%,农信社发售34款,平均预期收益率4.80%,农商行发售理财产品776款,平均预期收益率4.75%,邮储银行发售33款,平均预期收益率4.62%。
从统计看,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发售的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最高,均突破了5%。
银行还有早、晚专属产品
对很多市民来讲,都习惯于在白天购买理财产品。但是,对不少上班族而言,繁忙的工作也许会让他们错过赚钱机会,为此,有的银行便推出了理财“早市”和“夜市”。
昨日,一位购买了夜间理财产品快两年的田小姐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她选择夜间理财,除了是因为白天工作忙,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她发现夜间理财产品比同类型的白天产品收益率普遍高0.1~0.2个百分点。
据记者了解,目前兴业、光大、华夏等股份制银行都推出了夜间理财,购买时间通常都在晚上8点开始,客户通过网银或手机银行购买。更有意思的是,除了夜间理财,还有银行推出了早间理财,光大银行一款正在募集的“理财早市专属”产品,抢购时间为早上7~9点,预期收益率为5.06%。
成都商报记者 杨斌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长云)记者日前从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获悉,随着成都市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步伐的加快,成都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充分激发了市场主体投资活力。去年全市公共资源...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