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冷空气来袭,不少人用上了暖水宝、暖宝宝、热水袋。半个月前,成都市民陈女士把热水袋放在被窝里取暖,第二天发现左小腿被烫了一个水泡。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副主任医师王德怀昨日告诉成都晚报记者,这是典型的低温烫伤。
上月中旬一天夜里,家住成华区的陈女士像往常一样把热水袋往被窝一扔,就钻进了被窝。第二天醒来拿开热水袋,发现左小腿处出现了一个硬币大小的水泡。由于疼痛感不强烈,陈女士没在意。“当时热水袋只有60多度,为什么会被烫伤?”陈女士很疑惑,自己买了治疗烧伤膏药涂抹,几天后不见好转,伤口发炎化脓。这已是她连续两年遭遇低温烫伤。
王德怀医生介绍,冬季是低温烫伤的高发期,每年11月至来年2月,市二医院都会接到上百例低温烫伤病人。“每年进入12月或当最低气温低于零度,就是低温烫伤的高发期。”能够造成烫伤的温度为40℃-60℃,皮肤温度一般为30℃左右。皮肤长时间直接接触高于体温的低热物体,容易遭遇低温烫伤。“这样的温度人体觉得不是很烫,但如果长时间接触,对皮肤有慢性损伤。”低温烫伤在皮肤表面并不明显,容易给患者造成“不严重”的假象。
“有些低温烫伤虽然看似不严重,但已经达到重度烧伤。”王德怀医生提醒市民,不要用民间土方,那样会造成伤口感染。同时市民也要注意采取预防措施,尽量少用暖宝宝、热水袋。如果要用,也要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可以穿件厚衣服或在取暖设备上包一块厚毛巾,然后再使用。”成都晚报记者 章玲
新闻推荐
记者从成都市房管局获悉,成都高新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2017-2018年度公共租赁住房登记工作已于1月2日正式启动。据悉,本批次可配租房源“光华尚居”项目700套、“锦城尚苑”...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