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由成都市教育局指导,成都商报·成都儿童团推出的年终巨献——2017年“教育影响城市”EPC成都基础教育年度盛典一经启动,便引发成都教育圈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热议与大力支持,其中,成都七中上周更是罕见地以领导团队的模式共同为本次年度教育盛典点赞,“我们不仅全力支持,更将全情参与”。
成都市教科院院长罗清红表示,“教育影响城市”的年度评选很有意义,它是一个风向标,在评选过程中,应该以改革和创新为方向,选出成都教育界真正具有变革思维和行动力的教育人,“是他们引领了成都基础教育的发展。”
成都多位知名校长也纷纷对本次年度盛典发表意见,鼎力支持,充满期待:“成都需要这样一场盛典,这既能彰显对教育人的尊重,更期待能成为教育界甚至成为这座城市一年一度的盛事,让各位教育同仁能在岁末之际,共聚一堂,各抒己见,为成都教育的未来发展,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成都市教科院院长罗清红
评选应以改革创新为方向评出具有变革思维的教育人
谈到2017年成都教育发展的感受,成都市教科院院长罗清红首先讲到,2018年四川省将迈进新高考行列,新高考以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实行“分类考试、多元评价、综合录取”,破除“一考定终身”,全省的所有高中学校无一例外将为此调整其教学管理、组织与评价形态。“高考综合改革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涉及公平与正义”。
他说,“教育影响城市”的年度评选很有意义,这是一个风向标,在评选过程中,应该以改革和创新为方向,选出成都教育界真正具有变革思维和行动力的教育人,“是他们引领了成都基础教育的发展。”
罗清红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教育领域,这样的矛盾依然存在,甚至更为凸显。成都市教科院作为教育“智库”和“引擎”,有责任去研究清楚这些矛盾,有义务去化解这些矛盾。也许只有教育,可以最有效地实现阶层的有序流动,让勤奋努力的人可以“拾级而上”。
■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校长赖晗梅
“教育影响城市”, 能更好地激发教育人的职业自豪感
在得知“教育影响城市”EPC成都基础教育年度评选活动以后,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校长赖晗梅表示,学校将根据评选奖项的设置,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来积极地进行相关推荐,其中,学校承担的青羊区“熊猫课程”之非遗文化的课程研发,内容十分丰富,包含了1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学习——川剧、四川车灯、四川清音、四川竹琴、多彩的唐卡、欢乐的锅庄、扎染、尼西黑陶,以及书法的篆书与隶书等,就彰显了孩子们对天府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关于“教育影响城市”的主题,赖晗梅说,自己特别喜欢这个精炼的主题,“教育影响城市,他们影响教育”短短十二个字,说清楚了教育于一座城市的重要性,也肯定了教育人作为引路人的重要作用”,它激发了教育人的职业自豪,弘扬了教育人的坚守与使命,教育作为城市中的一项重要民生事项,与千家万户关系密切,成都教育的年终盘点,能够助力城市教育建立良好的教育生态。
回顾成都教育这一年,赖晗梅说,成都“禁奥令”等系列政策的出台,以及艺术人才大赛与成都小升初艺术特长生招生条件的脱钩,这一系列举措可以看出成都教育摒弃功利,坚持教育高位发展的勇气与决心,可以说对基础教育影响重大且深远。“对于学校来说,让教育回归本真与初心,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依据自身兴趣和特长得到个性发展,不仅仅是学校教育努力的方向,同样也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配合,成都这一系列摒弃教育功利的做法,无疑能够让孩子们得到更好的成长。”
■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校长 肖明华
成都需要、也有实力举办这样的教育行业年度盛典
“‘教育影响城市\’,这个主题特别好。教育对一座城市的影响力毋庸置疑,四川历来是教育大省,而成都的教育在四川乃至整个西南地区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肖明华认为,成都应该举办教育行业的年度盛典,成都也具备这样的实力举行教育年度盛典,而且这样的年度盛典应该坚持下去,成为本地教育界和传媒界的一张名片。
肖明华表示,自己十分期待此次年度盛典的举行,也迫切地想知道年度教育事件、年度教师、年度致敬人物、年度教育管理创新奖、天府文化传承奖五大奖项的入围名单,“希望1月24日举行的盛典能够彰显成都教育势力和教育力量。”
在肖明华看来,2017年成都教育界着实发生了太多影响家长、孩子以及这座城市的大事。比如四川省中考、高考改革,再比如成都规范培训机构的准入门槛……这些行业变革都影响着成都万千学生及家长,进而影响着城市的方方面面。
“此外,我印象比较深刻的还有成都市教育局联合成都商报成都儿童团在2017年9月4日举行的开学第一课,将创新创造、时尚优雅、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深度融入到中小学德育工作中,这对全市学生传承天府文化都是很好的推动力,也彰显了一座城市的独特文化情怀。”肖明华说道。
■成都金苹果公学校长 苏洪利
年度盛典的盘点回顾, 将为来年工作带来更多启发与思考
成都金苹果公学校长苏洪利告诉记者,在过去的一年中,金苹果锦城第一中学的正式对外亮相,无疑是让自己印象最为深刻的经历之一。学校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为学校精神和校训,获得了社会和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和热议。
“2017年另外一件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就是,新修的《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正式实施!” 苏洪利表示,这次修法明确了民办学校的分类及其分类的标准,从根本上厘清和解决了长期困扰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对于民办教育人来说绝对是一件大事情。
在新版《民促法》规定了不得设立实施义务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对民办学校的投资者、管理者来说,必然需要以新的视角来积极思考和对待,才能更好地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的发展。
苏洪利说,此次《民促法》的修改,不论是对民办教育的扶持优惠措施,还是对民办学校举办者、教职工合法权益的保护等方面,都让我们感受到国家对于义务教育阶段非营利性民办教育学校的关心和关注。作为民办教育人,也期待2018年能够有更多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的地方性政策出台,助推民办教育更优质持久地发展。
对于此次“教育影响城市”EPC成都基础教育年度盛典活动,苏洪利认为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通过对这一年教育事件和教育人物等的盘点,不仅可以总结这一年教育工作的得失,更重要的是可以为我们来年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启发,给更多的教育从业者指明发展的方向,也祝愿活动圆满成功。”成都商报记者 张瑾 饶媛媛 杨翼 李春雨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新闻推荐
去年 成都每天新增1158名志愿者 “城市精神 成都力量——成都市志愿服务研讨会”日前召开
1月6日,记者在成都市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心召开的“城市精神成都力量——成都市志愿服务研讨会”上获悉,去年成都志愿者人数以平均每天1158人的速度增长,截至去年12月31日,全市志愿者人数已突破208万。...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