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文文/蒋婷婷全运会摘金新华社发
2017年是全运之年,对于成都体育来说也是检验过去四年输送人才成绩的一年。在2017年,成都选拔输送的运动员在各级国际大赛和全国比赛中共获得10项次世界冠军、亚洲比赛冠军6项次,这其中就包括成都联合培养的朱雨玲在女乒世界杯上首次收获世界三大赛女单冠军,党毅飞在LG杯世界棋王赛中收获职业生涯第一个世界冠军,许翔宇成为四川第一位国际象棋男子特级大师,花游姐妹花蒋文文、蒋婷婷两位妈妈选手在复出之后夺得全运会冠军,并且在世锦赛上收获一枚银牌。2018年对于成都体育来说又是一个奋进之年,首要任务就是组团参加2018年四川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向金牌、奖牌、总分三项第一以及体育道德风尚代表团的荣誉发起冲击。
文婷花游姐妹花展现成都精神
成都运动员在2017年一直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努力着,截至2017年10月30日,成都运动员9人共获得各年龄段世界级比赛冠军10项次;亚军4项次。亚洲比赛冠军6项次。各级全国比赛29人获得20项次冠军。参加第十三届全运会运动员共89人获得竞技组金牌7枚、银牌7枚、铜牌9枚,总分743分;群众组成都运动员共获得6枚金牌。
除了在成年赛事中取得不错的成绩之外,成都市运动员在参加各项四川省青少年锦标赛中运动成绩也稳居全省第一,2017年成都市组队参加23个项目的四川省青少年锦标赛,新注册运动员2092人,亮相参赛运动员2755人,取得207.5枚金牌、173枚银牌、134枚铜牌,509枚奖牌,总分9614分的运动成绩,在全省继续保持金牌、奖牌、总分三项第一。射击、射箭、排球、武术、举重、游泳、跳水等10支运动队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成都体育一直承担着培养优秀后备人才的重任,在2017年向四川省各项目二线队伍输送运动员200多人参加集训;考入体育院校(系)有200多人,参加各级国家队集训运动员近40人。共审批田径、游泳、羽毛球、乒乓球、网球、足球、排球、篮球、棋类、举重、柔道、曲棍球、垒球、棒球、射击、射箭等项目国家二级运动员257人,一级运动员40人。
在这些取得的成绩中,蒋文文、蒋婷婷两位成都妹子所展现出的精神最值得称道,在经历了退役、结婚、生子之后,两位妈妈选手重新回到了赛场,克服了伤病等困难,在第13届全运会花样游泳比赛双人自由自选决赛中以总分89.9369分夺冠。随后两人又跟随国家队出征2017年国际泳联世锦赛,姐妹花再次摘得技术自选银牌。如今,两位成都妹子又开始了备战东京奥运会的征程,向着梦想再次进发。
青少年体育活动持续丰富多彩
成都体育承担着促进成都青少年体育发展的重要使命,在2017年成都体育继续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继续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按照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全年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青少年体育活动。
市体育局、教育局联合举办“运动成都”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暨成都市青少年体育系列赛68项次,涉及奥运项目和非奥项目共计23项,参赛学生运动员2万多人;继续开展由成都市中小学校参与的全市青少年乒乓球、百日游、田径班级赛、排球、足球、篮球、航空、航海、车辆模型、定向越野、棋类和网球、太极进校园十大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共有1200多万人次参加;以市体育局、教育局、市精神文明办公室共同主办的“运动成都”2017年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为主题的成都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活动,举行国防教育、定向越野、跳绳和30人31足跑等大规模的全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活动。承办全国阳光体育大会四川省分会场的水上夏令营、健身操比赛活动。截至2017年10月底,全市51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组织参加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育活动的人数达600万人次;市教育局、体育局以《成都市开展校园足球实施意见》为遵循,校园足球活动蓬勃开展,足球进课堂、班级联赛、学校足球文化建设逐渐成为学校开展足球的基本活动。目前,成都市参与校园足球活动学生数达到15万人,全年参与校园足球各类活动的学生人群达到200万人次。成都市作为全国校园足球试点城市,共有93所足球传统项目学校,173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两个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示范区(金牛区、成华区),校园三级联赛体系粗具规模;协助市教育局,完成第四届成都市综合运动会(小学组)10个项目的竞赛组织工作,参赛人数达到3000余人。
省运会是检验四年青训的标尺
为了更好地备战省运会,成都体育在2017年按照成都市“十三五”竞技体育规划要求,在市体育局直属单位和承担省运会任务区(市)县推行《成都市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绩效考核办法》, 对新周期运动员进行了注册、选拔、训练培养。委托市级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和协会重新复核审查省级、市级传统项目学校近100所,幼儿体育基地10所,命名36所足球试点幼儿园。支持赛艇、皮划艇项目的落地训练,并持续落实了经费、训练、学习场所和运动员的选拔等工作。复核推荐成都市游泳项目运动管理中心等五所市、县级业余体校参加四川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评选。以创建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为标准,坚持举办一年两次的“成都市重点业余体校冬训、春训身体素质和专项素质测试”。
四川省第十三届运动会是检验成都体育过去4年青训工作的标尺,2018年首先是确保各项目组队、注册、训练、参赛工作,达到“人员整齐、资格过关、成绩优异”。参加2018年四川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完成金牌、奖牌、总分三项第一的运动成绩和获得体育道德风尚代表团的荣誉;做好国家级、省级、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管理、评比工作,重新命名新周期市级体育传统校;继续做好成都市足球改革配套工作,配合市教育局开展好校园足球工作;抓好业余训练常规管理,进一步加强市重点业余体校(班)的检查考评力度。2018年按照《成都市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经费保障办法(暂行)》和《成都市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绩效考核办法》的要求对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省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省级重点县级体校、直属训练单位、承担省运会任务单位进行周期考核,调整规划第14届省运会项目布局工作。
本版稿件由记者 陈浩 采写
新闻推荐
时空电动西区总部落户成都 未来五年将投放3万辆高效换电模式电动汽车
被业界誉为“10亿美金独角兽”“电动汽车全产业链”的浙江企业——时空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昨日与金牛区签订协议,时空电动“蓝色大道”项目正式落户金牛区,其西区总部也同时宣告落户金牛高科产业...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