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微亮,位于成都龙泉驿区石香炉附近的一处山顶,一间“深山琴苑”茅草屋里66岁的杨广早早起床,简单吃上几口早饭,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手里捧着大小各异的刨子、锯子、刻刀在屋外的案板上“叮叮当当”的开始雕琢着古琴底面。“这块杉木是在周围村子农户家买的,至少有200年,这布满虫蛀的孔是做古琴的绝佳材料,这可是块宝。”杨广老人说,他研究古琴已经有10年了,在龙泉山上住了三年多。
从选料到完工一把琴要花上4-5年时间,现在他已经制作完成6把古琴。对于杨广做出的古琴,还得到了成都一位古琴制作大师的认可。“一个木头沉睡200年也好,500年也好,没人雕琢就永远是根木头。我通过双手将木头变成悦耳的乐器传递给别人,这就等于给木头第二次生命。只要给别人带来快乐,这里的辛苦我都觉得开心,这就是我理想中的全世界最好古琴的标准。”肩上扛着木桩穿梭在林中的杨广笑道。成都晚报记者 孙琳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两岁女童因长期吃辣椒导致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一张行军床、一床棉被和少量生活用品,今年25岁的年轻妈妈任钰(化名)已经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病房外住了整整9天。昨日,她对成都晚报记...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