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商报评论员 刘琴
所有伟大城市,都是文化名城。所有文化名城,都因文化名人而闻名。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比如安徒生之于哥本哈根,肖邦之于华沙,柏拉图之于雅典城。一座城市和一个名人以及和城市文化符号之间,既共生又共荣,既相辅相成,又交相辉映。
成都从来不缺乏文化。从历史深处一路走来,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与全球各城市文化“各美其美”,竞相争艳。
成都也从不缺乏文化名人。“自古诗人例到蜀”。不论古代的李白、杜甫,也不论现代的巴金、艾青,单提当代的马识途、流沙河、阿来、梁平、翟永明、杨红缨、何多苓、周春芽、张靓颖,这些人身上所散发出来的,都镌刻着浓浓的“成都味道”。
成都,从来都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经济意义上的大城,而是一个以文化人、以德润城,拥有宝贵而丰厚文化财富的文化大城。然而,我们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打造全国重要的文创中心,仅仅拥有这些还不够。所谓文化名城,文化的凝聚力、辐射力,一样都不能缺。很多时候,一个文化名人的影响力,往往胜过千个口号、万个噱头。我们还要花更多的力气,从纵向去挖掘更多的文化名人,从横向去构建我们城市的文化名人与外界、与大众文化、与大众传播渠道更多的联系。帮他们树碑立传,让他们扬名立万。这样,才能让成都城市特质性格更加彰显、让成都城市特色品牌更加闪亮。
“天府成都·十大文化名人”推选,做的就是这样一件事情。
通过文化名人推选这一独特视角,展示成都各界文化名人的生命足迹、文化旅程和精神风貌,揭示一座城市和一群文化名人之间相辅相成、双向同构的关系,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天府文化的内核,也有利于天府文化更大范围的传播。
尤其值得称道的,就是此次“天府成都·十大文化名人”推选活动的草根性。让全城每个人都有机会、有渠道为自己心目中的文化名人打call。无疑,我们城市的文化名人就拥有了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也就拥有了更多走出成都的路径。
如果一个成都的文化名人,连成都人自己都不知道,那这个“名人”就无以立“名”;如果一个成都的文化名人,连成都都走不出去,那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就只能是一场自嗨。
我们看到,通过这种每一个成都人都广泛参与的评选活动,还能够厚植整座城市欣赏文化、欣赏文化人,看重文化、看重文化人的风气,为文化名家们的思辨性成果转化为商品奠定雄厚的商业基础,对文创产业发展也是一大助力。
下转02版
新闻推荐
今天1月10日,是全国第32个“110主题宣传日”。成都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日前通报,2017年,成都警方接到各类报警493.5万件,其中,无效警情占比达46%。警方呼吁,正确使用“110”,减少无效报警,让110成为每位群众...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