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缺钱,本人今天正式推出代喝业务。白酒42度以下40一杯,一口闷80,高度白酒价格面议。啤酒5块一杯,30块钱一瓶……”
曾经在网上流传的段子如今已成为“现实”。近日,代驾软件e代驾上线“代喝”服务,可以根据不同酒类针对性寻找附近的“代喝牛人”,对酒量自信的用户也能注册帮别人代喝。
这项号称覆盖全国36个城市的“代喝”服务迅速在网上引起热议。记者采访发现,所谓的代喝服务实为商业策划,并不真实存在。
多次找人代喝总是无人接单
“帮人喝酒还能赚钱?真的假的哦。”1月8日中午,在成都市锦江区工作的周倩倩(化名)刷手机时,被一条新闻吸引——《网络现“代喝”一场酒局三五百元》。酒量不错的周倩倩被吸引住了,“一周代喝三四场,比上班还赚钱。”
拿起手机,下载e代驾APP,注册、登录,果然,界面出现了“代喝”按键,点进“我也能喝”,周倩倩就成为“代喝牛人”——白酒一斤、红酒三瓶、啤酒10瓶。
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周倩倩紧盯手机,却久久没有收到留言。
记者点入e代驾微信公众号,活动界面未找到“代喝”信息。在对话框内,记者询问是否还有“代喝”业务,一位名为“城城”的工作人员发来一个链接。记者给附近的代喝牛人留言,表示希望找人代喝,却一直没人接单。
“为啥联系不上对方?程序是不联网的吗?”记者询问“城城”。“城城”表示是联网的,“建议给其他人留言看一下。”
记者尝试与相隔2米的邻座同事互动。下午2点20分,记者找到同事头像,在对话框输入留言。几分钟后,同事点进记者对话框,再输入留言。十分钟后,两个对话框并没有对方留言信息。
记者将这一情况反馈给“城城”,对方询问了记者所在城市,他表示“稍等”后,再无音讯。
客服称试运营需要改进弊端
不管是找人代喝还是代人喝,为什么平台没人接单?1月9日下午2点,当记者再次打开e代驾APP发现,代喝服务竟已下架。
记者以用户身份致电e代驾客服,询问无人接单的情况,客服人员回应称e代驾只提供一个双方发布信息的平台,具体的消费和使用由用户两者对话联系、沟通商谈,“接单要看用户的个人意愿,平台不会强行派单。”
至于收费价格和人身安全,客服人员表示,平台不提供指导收费标准,不参与用户之间的代喝服务,也没有相关的安全保障服务。
对于当日的下架措施,客服人员解释,e代喝是2017年12月28日上线的新产品,还处在试运营阶段,存在弊端需要改进。下架为临时性取消,恢复时间还未确定,如果再次上线,用户登陆app会有显示。“用户之前使用的微信链接仍然有效,新用户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找到这项业务。”
9日中午,记者点入e代驾微信公众号,活动界面未找到代喝信息。在对话框内,记者询问是否还有代喝业务,客服发来了一个链接,在APP上消失了的代喝服务,果然再次出现。点进链接,与周倩倩的体验一样,记者给附近的“代喝牛人”留言,也一直没有回应。
到晚上8点时,微信链接和微信公众号的链接同时失效,显示为空白页。
原是炒作一场可理解为游戏
记者联系上e代驾相关负责人张东鹏,他的解释如下:“其实这就是个商业活动,希望大家关注后一笑而过,没有人真正去喝。”张东鹏坦承,年底大家酒局较多,公司希望通过活动策划让大家意识到“酒后别开车”的理念,结果发现活动关注度确实比较高,违背了初衷,才立刻下架,“也是为了增加e代驾的点击。”
既为噱头,当然就没有真正的技术平台,因此有了无人接单的情况。张东鹏说,e代驾没有开发代喝的软件,而是通过微信,由用户自己注册,填写酒量,显示在页面上,但不能互相发信息,“可以理解为游戏。”张东鹏表示,由于不少用户提出了代喝的需求,公司策划了几个月,根据需求做了这个创意,上线的10余天里,e代喝和e代驾的关注度确实有增加,用户流量是否有增加还没有统计。
不过记者注意到,在e代驾前期的宣传中,e代喝是e代驾公司被寄予厚望的新产品。宣传中提到,e代喝事实上是以多种交友策略为形式打造的一个社交入口。
(据成都商报)
新闻推荐
占地5257亩 八个中心 熊猫基地旁 中法共建成都大熊猫生态创意产业园
大熊猫能带来怎样的新经济创意?熊猫文化能产生什么样的IP?很快,你将在成都感受到创意带来的全新体验。9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广东厅,法国戴罗乐(Deyrolle)公司、广东方所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成都文旅...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