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言几又书店选择书籍
读者在书店参加“老成都味”论坛
近年来,在租金上涨、网店冲击等因素影响下,许多实体书店经营日益艰难,但成都实体书店非但没有式微,反而逆势扩张一派繁荣,“书店之都”实至名归。究竟是什么,让成都加冕?城市的高度往往由城市的文化力、创造力决定。书店不仅仅是书店,更是一座城市文化气质的一个反映。从更宽广的视野看,“书店之都”的美誉,其实更是对成都市民热爱读书、注重精神追求的一种肯定。
成都正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创新创造已成为一座城市的自觉,市民对学习新知识、提升自我的需求空前高涨,进而转化成对高品质书店的文化消费需求。
成都突出贯彻十九大、省市全会精神,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的文化需求。这种需求,与成都书店文化供给侧改革:实体书店转型升级以及政府对实体书店的大力扶持,共同形成了合力,为成都赢得“2017中国书店之都”桂冠。
城市阅读力量喷薄: 旺盛文化需求 支撑实体书店“逆袭”
在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成都人尤其是年轻人通过阅读积累知识,拓展眼界,提升自我。成都市《2015-2016年度成都市全民阅读指数测量研究报告》显示,成都市居民纸质阅读量为7.109本,数字阅读量为7.830本。经与国民平均阅读指数比较,成都市阅读量明显高于国民人均水平,纸质阅读量高出2.459本,数字阅读量高出4.62本。亚马逊中国去年在北京发布的2017全民阅读报告分析显示,81%的成都受访者每天阅读至少半小时;其中每天阅读大于一小时的成都受访者占比高达40%,高于全国37%平均水平。在“阅读电子化程度城市榜”中,成都高居全国第二。
对读者喜好了如指掌的书店员工更是有着直观的感受,钟书阁成都店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到店的顾客尤其是年轻人走进书店,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为了购买或阅读能够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图书,其中包括与自己所从事职业相关的书籍。“甚至有的读者会一次性囤上几十本专业书籍,与朋友一起看书学习。专业讲座也不会受到“冷遇”。”著名评论家李明泉对此表示:“成都市民热爱读书,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各类型书店在这里都拥有自己的读者群体,显示出成都人对提升自我强烈的渴求,这种旺盛的文化需求,最终汇聚成这座城市发展的澎湃动力。”
“成都市民对文化的高需求是我们生存的基本,如果成都不是对文化生活要求比较高的城市,我们的转型也不可能成功。言几又书店注重空间、场景化与设计三个方面,坚持复合型经营的理念,这些是支撑我们核心的点,源于成都的文化底蕴、生活方式和对文化思想的需求很高。”言几又创始人但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成都市民文化生活的高要求是实体书店在成都“逆袭”成功的原因。
文化供给侧改革:
营造全民阅读氛围 扶持实体书店
为满足市民对实体书店的需求,近年来,成都市文化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为实体书店的回暖加了一把火。2014年,成都市在西部城市中率先制定了实体书店扶持政策,出台了《成都市实体书店扶持奖励办法(试行)》。通过2015年、2016年两年的试行,成都市累计扶持奖励实体书店41家次,扶持奖励资金总额达1150万余元。从已获得扶持的实体书店可以发现,既有大型书店,也有小型书店;既有综合性书店,也有定位于某一领域的特色专业性书店,并将扶持资金大部分用于设备更新、贴补房租、增加图书品种、举办全民阅读活动、开展图书下乡进校园等。“目前,我们正在制定新的扶持政策,新政策即将出炉。”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政策将以资金支持为主,包括新店开办补助、贷款补贴、阅读活动补助、书店经营奖励等。“可以肯定的是,成都市对实体书店的扶持力度会越来越大。”
同时,成都市也制定了《建设“全民阅读典范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推进成都市实体书店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成都市2017年“书香成都”全民阅读工作实施方案》等配套文件,营造全民阅读氛围,进一步激发市民的阅读兴趣。
在从业者看来,多个政策的相继下发,为实体书店营造了一个积极的发展氛围。即将在宽窄巷子开业的三联韬奋书店成都公司是三联韬奋书店在北京以外的首家全资子公司,“吸引我们落户成都的原因,除了成都浓厚的阅读氛围,还有就是成都对实体书店的扶持政策,前两者再加上成都文化产业的聚集,一起组成了非常适合实体书店发展的生态环境。”三联韬奋书店成都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本报记者 李雪艳 摄影 谢明刚
新闻推荐
大朋友小朋友一起来拼砌,用乐高?积木拼出你心目中的世界。近日,成都时代奥莱新面貌马赛克画面墙在乐高?认证拼砌大师洪子健先生的见证下正式揭幕。据悉,该画面墙由超千组家庭用几十万粒乐高?积木耗...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