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林业局公布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森林旅游游客量达到13.9亿人次,占国内旅游人数的比例约28%,创造社会综合产值11500亿元。森林旅游已经成为继经济林产品种植与采集业、木材加工与木竹制品制造业之后,年产值突破万亿元的第三个林业支柱产业。在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成都市作出“东进”重大战略部署,强调要全面加强人居环境建设,加快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市政协委员、民盟成都市委文化工委副主任彭小利认为,应该借着“东进”战略下的文旅契机,以保护和优化森林生态系统为首要原则,发展龙泉山森林康养旅游产业。
“引导森林旅游从观光旅游为主,向观光旅游与森林体验、森林养生(康养)、休闲度假、自然教育(研学旅行)、山地运动、生态露营等多业态并重方向转变。”
在罗强市长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市政协委员、民盟成都市委文化工委副主任彭小利特别关注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的建设。如何充分挖掘龙泉山现有森林生态资源,让其成为承载千万城市人口的康养基地,吸引外地游客来川、来蓉感受康养旅游,彭小利提出几点建议。
开发特色突出资源 树立品牌
彭小利表示,森林养生旅游地区最好拥有特色突出且可开发成为养生服务产品的特色动植物产和水系、湖泊、温泉、矿物质等资源,这是树立旅游品牌、提升产业附加值的关键。“龙泉山发展森林康养旅游具备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这里地形起伏、林地活动空间容量充足,可发掘的文化要素众多。项目规划方面必须具备起伏有致的地形,既不能是令人难以消受的高海拔、大坡度地区,也不适于过于平坦、缺乏活动吸引力的平原地带。”
彭小利建议,在龙泉山森林养生旅游地区的规划设计,必须明确保护和优化森林生态系统的绝对优先地位。应以生态容量作为主要参考值,科学测算林区的游客容量,以确保森林的可持续性,不能因游客进入而遭受不可逆的生态破坏。其次,要通过林相改造、物种配置、生态群落营造等合理适度的生态介入手段,优化森林生态系统的质量、容量和生物多样化程度,令其更加适合开展养生旅游活动和具有更强的旅游吸引力。
构建四通八达绿道系统 创新业态
同时,龙泉山森林康养旅游应注重创新业态,引导森林旅游从观光旅游为主向观光旅游与森林体验、森林养生(康养)、休闲度假、自然教育(研学旅行)、山地运动、生态露营等多业态并重方向转变。
“目前,成都市天府绿道的建设如火如荼,应将森林康养旅游与绿道建设有机融合,在森林养生旅游地区构建四通八达的林间绿道系统。”彭小利说,绿道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引导游客开展各种各样的森林养生活动。游客在绿道中漫步,就是在进行富氧呼吸的森林浴体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绿道沿线设置一系列主题活动节点,如林间瑜伽平台、林下水疗平台、香氛疗法花径等,供游客自主选择体验,有效延长其停留时间。此外,绿道沿线应配置齐全的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应急呼叫、慢行换乘、小坐休憩、净水补给等功能,保障游客的整体体验品质。
成都晚报记者 林姝霏
新闻推荐
李明政(成都)赞伍大靖大陆本来就是飘移的不要太使劲甩手背手滑行冲向终点潇潇洒洒把对手滑在身后就行了我就担心你再使劲破纪录是小事你会把江陵体育馆蹬裂再滑出一片陆地平昌欢迎您没有什么鞭...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