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第三届华语青年作家奖”颁奖典礼在成都举办。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评论家李敬泽,四川省作协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成都市文联主席梁平,《作家》杂志主编宗仁发,《美文》杂志主编穆涛,著名小说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裘山山等到场参加。
《青年作家》杂志在八十年代曾被誉为“四小花旦”之一。华语青年作家奖,旨在奖掖和扶持4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作家,填补目前国内缺乏有影响力、含金量以及针对45岁以下的青年作家文学奖项的历史空白,助推作家们走向大师之路。迄今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今年是第三届,推出了王小王、王选、肖江虹、黄灯、朵渔等青年作家,在文学界引起关注。
这个奖
不仅“肯定人” 而且“发现人”
第三届华语青年作家奖设 “中篇小说奖”1名、“短篇小说奖”1名、“非虚构作品奖”1名,各奖5万元,提名奖各2名,各奖1万元,总奖金21万元。候选的15位青年作家,其中田耳、张楚、鲁敏3人还曾获得鲁迅文学奖。此外,还有80后代表型女作家张悦然,科幻文学“雨果奖”获得者郝景芳。
本届评委会主任、著名评论家、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谈到,候选名单上有他不熟悉的写作者,有些青年作家他还不认识。“这说明,这个奖有力地完成了它‘发现人\’的功能。同时,我也看到了我熟悉的一些写作者的名字。他们已经有相当成熟的写作技艺,已经得到文坛充分的认可。尽管我对这些名字很熟悉,但是他们出现在这个名单上的时候,这个奖也完成了它‘肯定人\’的功能。 虽然,他们已经得到充分的肯定和认识,但对于广大的读者来说,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比较陌生的名字。所以,当他们站在这个舞台上,依然是发现,而且是令人惊喜的一次发现。”
这条路
“无论青年、中年、老年作家,都要与时代和国家一起走”
李敬泽透露,这是他今年第二次来四川,上一次是去宜宾。“那次在成都下了飞机,我坐车连夜赶往宜宾。夜里车穿过成都,穿过茫茫的四川大地。我望着车外面的山,忽然就有特别强的感慨,中国真是大啊,中国是如此辽阔。那么多地方,很可能我们一生都还没来得及去过。茫茫的丘陵和平原上,有着怎样的人群,过着怎样的生活。我就想,对于一个中国写作者来说,体会中国的大,体会中国的辽阔,可能是我们毕生的功课。当杜甫说,行万里路,我想,他说的不仅仅是走多少路,他说的是,在大地上,在时代里,行走在山河之间,行走在广阔无垠的人民生活之中。”
从历史和地理中思接千载的李敬泽也将思绪转到当下,“我们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活在这样一个辽阔的国度,我们所有人,每一个写作者,不管是青年作家,中年作家,老年作家,我们都是在路上的人。在我们的前方,都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在这里,我也非常愿意,代表华语青年作家奖评委会的主任,与我们所有的获奖青年作家,与所有的写作者共勉,让我们在这条路上,与我们伟大的时代和国家,一起向前走。”
颁奖礼上首先揭晓的“非虚构文学奖”单元,朱朝敏《大水天上来》、周芳《重症病房里的生与死》获得提名奖,主奖则有王龙《壮丽的荒芜事业》获得。“短篇小说类奖”的主奖由河北作家张楚获得。获得提名奖的两位作家都是女作家,分别为任晓雯和董夏青青。最后揭晓的是“中篇小说奖”。田耳以作品《一天》摘得第三届华语青年作家奖“小说奖”主奖。作家西元以作品《黑镜子》、作家郝景芳以作品《长生塔》荣获 “中篇小说奖”提名奖。
成都商报记者 陈谋
新闻推荐
抓好污水治理 落实防汛责任 刘旭光调研城区防汛及黑臭水体治理工作
本报讯(记者张家华)昨日,副市长刘旭光率队调研城区防汛及黑臭水体治理工作。调研期间,刘旭光前往锦江东门大桥段、红九方沟、...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