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蒋君芳吴亚飞)从实体经济发展到新经济培育,从宜居公园城市研究到民生改善……6月1日,成都召开全市“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成果交流汇报会,20个由成都市领导牵头的重点调研课题在会上交流讨论。围绕实现高质量发展,成都主动在全国乃至全球城市体系大格局中谋划发展,把“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引向深入,努力寻求一条适合成都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课题组着力跳出成都找差距、查短板,学经验、明方向。“成都市上榜‘中国制造业500强’的企业仅有6家,没有培育出类似深圳华为、青岛海尔等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龙头企业。”《关于大力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培育现代产业集群研究》课题组对发展短板直言不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研究》课题组认为,目前成都规模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在产业链分工中以代工为主,集成电路设计、高端软件研发等高附加值环节仍然薄弱。
短板,在与其他城市的对比中更加明显。《成都市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战略研究》课题组梳理出多组对比数据:2017年上榜的164家“独角兽”企业,成都仅有1家,北上深杭成为“独角兽”主要聚集地;2017年成都创投机构数量不足北京、上海的十分之一,创业企业获得的融资近90%来自本土以外……
从去年开始,新经济成为成都经济发展中的一股强大动力。在讨论新经济下一步发展时,课题组试图从先发城市身上寻求帮助,国外锁定硅谷、纽约、伦敦、特拉维夫等地;国内则锁定北京、深圳、杭州和贵阳,分析了不同城市发展新经济的路径和方法。
对标中坚定决心。课题组调研发现,上海市在土地极为稀缺的情况下,优先保障先进制造业用地,明确到2020年全市工业用地规模保持在550平方公里,“这让我们坚定了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决心和信心。”
对标中找到方法。《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的出台,历经长达20个月的编制,而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仍在编制中;雄安新区起步区面积不大,并在起步区内先行建设启动区。“相比之下,成都‘东进\’区域空间尺度较大,要处理好远近关系。”课题组建议。
省内其他市州的发展也进入成都的视野。通过走访调研、学习讨论,课题组发现,成都与德阳、资阳、眉山等城市同城化进展缓慢,在装备制造、汽车产业、航空航天等领域未形成城市分工协作、成链成群、抱团发展的格局;在人才、资金、资源等要素配置上,未形成有效的合作模式和动力机制。
成都相关课题组呼吁,省上出台相关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大对成都产业省内转移工作的支持力度,提高成都与各市州的产业协同水平。
积极创建申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近年来成都努力的方向。课题组也给出建议:成都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突出优势在于核科学领域,而核科学资源主要分布在成都、绵阳两市,可借鉴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经验,由成都、绵阳作为“一主一副”共同构建国家科学中心。
新闻推荐
动车上吸烟、越站乘车…… 川渝黔12名严重失信人员将被限制坐火车
2018年5月1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在一定期限内适当限制特定严重失信人乘坐火车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