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市教育局指导,成都大学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和武侯区教育局承办的“成都市名校集团内涵发展研讨会”在武侯区举行。会议对成都市名校集团发展进行了学术梳理与总结,并围绕名校集团区域发展模式、运行机制、成员学校发展路径三个专题,对名校集团内涵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与思考。据悉,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市内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负责人、基础教育名校集团龙头学校校长,以及部分成员学校、托管领办学校校长,围绕促进名校集团内涵发展、提升名校集团发展质量和水平,分专题就名校集团发展模式、名校集团运行机制、名校集团成员学校发展路径等分享了经验做法,并进行了深入探讨。
研讨会认为,由政府主导,成都市经历了9年的名校集团发展实践,推动了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从外延发展向内涵提升转变,从县域为主向兼顾跨区域发展转变。9年来,无论是市域推进还是区域实践,以及各个集团自身发展的成功案例都一致证明,名校集团发展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举措,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有效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重要抓手,是办好每一所学校、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破解成都市“上好学”问题的一条成功之路,符合成都实际。
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副局长马海军表示,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品质、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是成都名校集团发展在新时代的新使命。他希望成都市名校集团要以强弱联合为抓手,坚持公共属性、公益运行、公平取向;以人员交流为抓手,资源共享内涵发展;以章程建设为抓手,保障规范运行、自主运行、持续运行,充分调动集团和广大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巩固和扩大名校集团发展的成效,不断提升优质教育的供给能力,为构建城乡一体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教育助力。
武侯区副区长潘虹介绍了武侯区经济社会和教育工作基本情况后表示,武侯教育将充分运用本次研讨会成果,积极参与、深入研究,不断探索名校集团发展新路径、新方法、新模式,推进我区教育内涵发展。
武侯区教育局在会上交流汇报了名校集团发展经验和思考。武侯区自1998年开始的“捆绑”实践是名校集团形成的雏形,为武侯区名校集团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09年以来,武侯区教育局在成都市教育局指导下,将名校集团发展作为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教育公平、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有效方式和路径,构建现代教师管理制度、共同研修制度、审批准入及合理退出“三项制度”,加强制度和理念两项建设,促进集团品牌“名实合一”,实现集团“同形”发展;推动优质资源合作共享,实现集团学校“同构”建设;注重理念共享,推动集团发展“和而不同”,实现集团“同质”提升。经过近10年的探索与实践,全区现已建成名校教育集团10个,涵盖学校46所,涵盖基础教育各学段。2017年,在成都市名校集团年度考核中,棕北中学位居全市初中教育集团第一名,龙江路小学、川大附小分别位居小学教育集团第一、第二名。
记者 周波
新闻推荐
汇聚海外资源 紧盯国际项目 推动全球营销 市外事侨务办奋力谱写成都开放发展绚丽篇章
“立即再去接洽下世警会的前期相关准备工作。”“马上联系我们的所有‘海外成都\’工作站,摸清目前海外人才创新创业的具...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