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繁重的脑力劳动,而抄袭被作家们认为是最不能容忍的行为,近日就有这么一则新闻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
杨云苏,70后,媒体人,笔名叫故园风雨前。她是一位在北京生活的成都人,写成都的人和景。《幸得诸君慰平生》是故园风雨前所著一部书籍,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昨日,杨云苏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讲述了自己遭遇到的“被抄袭”经历。前段时间,有读者来信告知杨云苏,在作者是“曹萍波”去年出版的新书《万物赠我浓情蜜意》中,看到很多句子是她曾经写的。杨云苏在《万物赠我浓情蜜意》里,发现相同的句子真不少,均来自杨云苏在过去五六年写的微博。
5月30日,杨云苏在其微博公布该事,将相同之处勾出来进行对比:“粗略估计,该书共集纳52篇文章,包含与我帖文有雷同语句的占39篇。作者曹萍波的抄袭手法大致归纳有四种手法:斩段儿,切片儿,刨丝儿,剁馅儿。合适的就全段整用,像端出一盘全鸡全鸭,不合适的就剔出辞藻散用,像胡椒面儿到处撒撒。”
杨云苏:公开道歉,赔偿损失
曹萍波,湖南益阳人,湖南电视台女记者,90后作家,2016年8月起,她在《三联生活周刊》开设植物随笔专栏“物候志”。公众号上,每篇的阅读量少则三五万,多则十多万。
杨云苏说:“曹萍波是个年轻的记者,拍纪录片,爱好写作,跟我自己的职业轨迹是很像的。受相同职业的训练和熏陶,按说我们的价值观应该相似,比如追求真实,在真实的前提下追求美。然而竟然相反。当我在她书中包藏的我的词句下用蓝色水笔划道道,结果发现一本书到处都是道道,我内心是崩溃的,我都理解不了。”
杨云苏经过比对,又发现曹萍波在另一本书《草舍无瓦市井有人》中抄袭张爱玲至少七大段。“可事情都还没完。因为我在微博上用证据指她恶行,竟然马上就有人曝出更多曹萍波抄袭的旧账。博主@逃亡者的恰恰 (一位出版编辑)王恰恰女士也用实锤举证了曹萍波去年抄袭她微博帖文的劣迹。之后又有博主曝出曹萍波抄袭阿城、加缪(《万物》自序)、抄袭董桥以及我又发现她抄袭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等等。”
最后,杨云苏向曹萍波和湖南文艺出版社发出律师声明。要求大致概括为:“立刻停止《万物赠我浓情蜜意》一书的刊印发行,召回已经销售、预售及在各渠道正在销售的该书;公开并书面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同时也提示所有第三方包括并不限于各大销售平台立即停止对《万物》一书的售卖、刊登、传播。”
曹萍波:感到愧疚,将再次登门道歉
6月2日,《三联生活周刊》发布声明:“曹萍波曾为本刊微信公众号《物候志》专栏撰写稿件。根据故园风雨前向本刊提供的资料,我们对曹萍波在《物候志》发表的文章进行了比对。经不完全统计,其中有26篇52处存在语句相似或雷同。”很快,《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李鸿谷向杨云苏(故园风雨前)致歉:“敬重文字,尊重版权,是我们这一行生存之根基。”6月3日,湖南文艺出版社也发布声明,表示经核实后认为《万物赠我浓情蜜意》图书内容和故园风雨前的新浪微博作品存在部分雷同。
曹萍波也于6月3日在微博上进行了回应:“因法律意识淡薄,在《万物》一书写作过程中摘录了杨云苏老师(故园风雨前)微博文字,而未注明文字来源,给杨老师带来了伤害,在此我诚恳地向杨老师道歉。此事发生后,我曾专门飞往成都,想向杨老师当面道歉,并表达了为得到杨老师谅解,以所得全部版税赔偿杨老师受到的伤害,很遗憾杨老师没有见我。我非常理解,并为因自己犯错对杨老师造成的伤害感到愧疚。由于这段时间在忙家事,之后我将再次登门向杨老师道歉,并尽力赔偿杨老师智力成果和精神上的损失。另外,此事和相关出版社以及三联编辑无关,是我本人犯错,再次向杨老师说声对不起!”
成都商报记者 陈谋
新闻推荐
开启智能口腔时代 AI+即刻用种植牙正式落户成都 50岁以上读者拨打本报健康热线028-69982575可领取“蓉城口腔健康卡”
据了解,成都虽然是中国现代口腔医学的发源地,但是成都市民的口腔健康问题却不容乐观,“患病率高,就诊率低”是普遍情况,中老年...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