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结束的世乒赛团体赛上,中国乒乓球队再次包揽了男、女团体冠军,国际乒联首席执行官(CEO)史蒂夫·丹顿随后宣布,未来将进行4个方面的改革,但他当时并未透露具体内容。昨日,正在成都参加2018“一带一路”成都国际乒乓球公开赛的史蒂夫·丹顿面对记者的追问,透露国际乒联将对世乒赛进行改革,只有通过洲际选拔赛的运动员和协会才能进入世乒赛决赛圈。对于国际乒联一直以来不断推出的改革,他认为乒乓球项目想要发展,就必须进行改革,改革也能促进乒乓球运动迈上新台阶。
众所周知,国际乒联近年来不断推出改革举措,中国乒乓球队在不断适应新政的同时依然保持着在世界乒坛的领先优势。在5月的世乒赛结束后,史蒂夫发表了一封公开信,特别指出国际乒联即将迎来的4个方面的改革,分别是:新的修改规则的办法、一个战略性的计划、国际乒联基金会以及创造更多世界冠军的途径。至于究竟有哪些具体的改变,史蒂夫并未透露。在成都面对记者的追问,史蒂夫终于给出了大家最关心的世乒赛改革计划,他说:“要发展就必须改革。过去,我们的世乒赛是完全开放的,每个协会的每个球员都可以参赛,但现实是只有约50%的成员参加,且大部分都不能受到本地媒体关注。经过长时间讨论,我们制定了方案,球员以及参赛协会的队伍先要角逐洲际赛事,再进入世乒赛决赛圈。”这也就意味着世乒赛今后将面临瘦身,运动员必须通过洲际选拔赛才能获得世乒赛参赛资格,这也印证了之前关于国际乒联想要放弃“低水平运动员”的传闻。不过,国际乒联此举并非为了放弃那些“低水平运动员”,而是希望更多运动员都参与到选拔赛中,让世乒赛更加紧凑、更加精彩。斯蒂夫坚信,这些改革可以帮助成都、中国、亚洲甚至世界各协会有更多沟通交流的机会。斯蒂夫还强调,国际乒联会不断努力,打造一个非常棒的世乒赛竞赛模板和系统,这些竞赛的模板和系统将让乒乓球运动迈上一个新台阶,并进一步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全球化发展。
“一带一路”成都国际乒乓球公开赛今年已经是第三年举办了,今年史蒂夫专程来成都做客,对于这一成都自主创办的赛事他给予高度评价:“国际乒联觉得这是一件特别棒的事情,因为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成都借助‘一带一路\’发展,举办乒乓球赛事,可以加强区域之间的交流,借助这样的赛事更好地推广成都,让更多人了解成都。”
特别关注
带领韩国冠军队出战“一带一路”成都国际乒乓球公开赛
朱世赫:成都越来越国际化
2017年岁末,朱世赫与柳承敏、吴尚垠一起在韩国举行了退役仪式,这位今年38岁的老将在2016年曾带领小师弟们参加了里约奥运会。如今,作为韩国冠军俱乐部的教练,朱世赫带队来到成都,曾代表四川男乒征战过两个赛季乒超联赛的他说:“在这里有很多老朋友,再次来到成都非常开心,这里比之前更繁华、更国际化了。”
说起朱世赫,四川的球迷并不陌生。2003年,初出茅庐的朱世赫在世乒赛上获得亚军,随后他被四川男乒看中,加盟四川队征战乒超联赛。“邱贻可、郑长弓、代天云……我都还记得他们。他们说这次比赛要来看我。”其实,朱世赫在离开四川队之后一直活跃在乒超赛场,每年也都会和老朋友们有见面的机会,但这次是他作为教练第一次亮相成都。
“当教练肯定和原来有很多不同的感受,以前当运动员只需单纯打好比赛就好了,现在的工作更复杂,需要动脑筋,要关注运动员的心理和身体。”朱世赫介绍说,现在自己主要是带韩国三星俱乐部女队,也算俱乐部的第二教练,第一教练是大家都熟知的刘南奎。谈到这次为什么会参加“一带一路”成都国际乒乓球公开赛,朱世赫说:“这是非常好的比赛,在接到邀请后我第一时间就答应了。只是这次比赛的赛程与日本公开赛有冲突,所以队里很多国家队选手都无法来到成都,比较遗憾。”
这两年日本乒乓球涌现出一批年轻运动员,而韩国队则显得有些沉寂。对此,朱世赫说:“其实韩国男乒现在还好,也有一些比较有天赋的运动员,但女子方面确实比较落后了。”对于这其中的原因,朱世赫认为,“主要和体育主管部门的想法有关。现在很多年轻人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学习了,没有足够的时间训练和积累比赛经验。而且韩国的很多教练也不愿意带年轻队员,因为收入太低了,好教练都在一些职业俱乐部。”
朱世赫目前主要带女运动员,未来他也可能进入韩国队成为教练,他说:“我还是希望能进入国家队当教练,但不是现在,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我可以先从带年轻队员开始,(进国家队)也许就在东京奥运会之后吧。”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朱世赫已经有两个孩子了,年龄最大的10岁,小的也有8岁了,“按照韩国的算法,他们一个已经12岁,一个已经10岁了,不过他们都没有打乒乓球。”
这两天朱世赫一直在赛场内观看队员的比赛,男队已经进入了决赛,女队则早早出局了。他说:“这样的比赛越多越好,我们希望让运动员多打比赛,非常感谢成都能组织这样的赛事,相信今后前来参赛的人会越来越多。明年我们肯定还会来。”
采访手记
乒乓球让朱世赫
学会说中文
在朱世赫2003年刚刚获得世乒赛亚军后,记者就得知四川男乒有意引进这位新星,于是通过朋友得到了朱世赫在韩国的电话。当时的朱世赫一句中文都不会说,而且英语也没有如今这样好。如何采访他呢?还记得当年正好有一位韩国外教在四川曲棍球队执教,记者只能通过英文把问题告诉那位韩国外教,再由他通过越洋电话向朱世赫提问。时隔15年再次说起那次采访,朱世赫居然还想了起来,他笑着说:“原来当时采访我的是你啊,我一直都没有对上号。”
因为经常与中国运动员交流,如今朱世赫的中文水平已经不错了,不但能进行简单的交流,甚至还能听懂一些复杂的句子,而这一切都是乒乓球带给他的。随着乒乓球国际交流越来越多,很多外国乒乓球选手都有中国教练,中文也渐渐成为国际乒坛的流行语种,今年5月还被国际乒联列为官方语言之一。这次“一带一路”成都国际乒乓球公开赛有来自全世界11个国家和地区的队伍参赛,很多队伍都有中国教练或联络人,他们让越来越多的外籍运动员学会了中文。乒乓球是一个出色的载体,它不但让世界越来越认识中国,也通过像成都国际乒乓球公开赛这样的比赛,推动了区域间的经济合作,让成都更加国际化。本组稿件由记者 陈浩 采写
新闻推荐
昨日下午,“第三届中国(澳门)财经风云榜暨澳门国际经贸合作峰会”在澳门举行。继青羊军民融合产业高峰论坛、少城国际文创硅...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