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上半年
地区生产总值
6870.68
亿元
比上年
同期增长
8.2%
增速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
实现增加值180.23亿元
增长3.4%
拉动全市经济
增长0.1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
实现增加值2862.82亿元
增长7.0%
拉动全市经济
增长3.0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
实现增加值3827.63亿元
增长9.5%
拉动全市经济
增长5.1个百分点
记者昨日从市政府新闻办获悉,2018年上半年,成都市经济运行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迈向高质量发展起步良好。经四川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审定,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70.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8.2%(下同),增速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与全省持平,连续6个季度保持在8%左右。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0.23亿元,增长3.4%,拉动全市经济增长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862.82亿元,增长7.0%,拉动全市经济增长3.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827.63亿元,增长9.5%,拉动全市经济增长5.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为2.6∶41.7∶55.7。
关键词 / 产业升级 /
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2.3%
产业经济平稳运行。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农业生产形势较好。上半年全市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53.2亿元。农业总产值增长3.3%。工业经济企稳回升,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扭转5月回落态势提升至8.0%,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八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增长7.5%,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食品饮料及烟草业、冶金业、建材业分别增长8.0%、19.3%、21.5%、11.7%。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5%,高出经济增速1.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2.3%,比一季度提高1.8个百分点。
产业升级稳步推进。工业升级步伐加快,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6%,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个百分点。
消费升级态势明显。升级类商品快速增长,金银珠宝类、中西药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限额以上零售额分别增长24.0%、22.5%和16.0%。传统商业与互联网加速融合,推动网络销售持续保持高位增长,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网络零售额增长37.6%。旅游消费不断升温,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9745.2万人,增长3.9%,实现旅游总收入1533.2亿元,增长18.4%。
发展效益不断提升。财政收入质优速稳,上半年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4.8亿元,增长14.3%。重点区域发展成效初显。天府新区加快建设,核心区域发展势头强劲,上半年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4%,增速高于全市4.2个百分点。
关键词 / 动能转换 /
人才新政吸引20.7万青年人才落户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上半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6.8万户,增长22.9%。新登记企业9.9万户,增长37.8%,其中新登记外商企业增长23.2%。对外开放持续扩大,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数增长95.5%,总投资规模增长94.9%。新开通成都至苏黎世、法兰克福、圣彼得堡、万象、越南富国岛等5条国际定期直飞客货运航线,蓉欧班列开行量在全国率先突破2000列。对外贸易活跃,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2162.9亿元,增长26.0%。其中,实现出口总额1129.9亿元,增长30.7%。
科技创新活力持续释放。上半年全市累计专利授权28144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0.8件/万人,建成各类创新创业载体36个,总面积51万平方米。军民融合加速推进,加快建设7个升级军民融合产业基地,产业化重大项目总投资规模超过900亿元。
新经济新动能加速聚集。新产品快速增长,太阳能电池、民用无人机、工业机器人产品增速分别为197.6%、29.2%、40.0%。
要素供给不断创新。人才资源快速聚集,人才新政实施以来,累计吸引20.7万本科及以上学历青年人才落户,70%以上青年人才在成都成功就业创业。
关键词 / 民生改善 /
上半年新建成天府绿道892.5公里
就业收入同步趋好。上半年全市新增就业14.6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控制在4%以内。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升,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57元,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76元,增长9.0%。
公园城市加快建设。“三治一增”成效明显。上半年全市基础设施投资1325.0亿元,增长36.6%。地铁运营里程达196.5公里,实现旅客周转量53982.3万人次,增长47.9%。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12天,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重度污染天数同比下降11天。绿道建设稳步推进,以天府绿道为脉络,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总长16930公里的三级绿道系统串接体系逐渐成网,截至6月底累计建成绿道1585公里,其中今年上半年建成天府绿道892.5公里。
民生保障不断改善。上半年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业投资增长10.6%,水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43.7%,教育投资增长94.4%。民生支出保障有力,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住房保障、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分别增长28.3%、6.6%。社保网络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市城镇职工“五险”参保达2945万人次,城乡居民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分别达354.5万人、822.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490元。
综合来看,今年以来成都市经济总体平稳,质量效益稳步提高,市场预期及企业发展信心整体向好,全市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自2017年1月以来16个月位于50%以上的扩张区间,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NMI)连续3个季度位于加速增长区间,发展的内在稳定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成都晚报记者 薛欢
新闻推荐
600年初心不变 本色演绎“活着的传承” “大漆驻地计划”拉开帷幕 成水井坊非遗新生专项基金首个落地项目
从左至右:意大利知名工业设计大师Odo,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水井坊非遗新生专项基金主任舒杨,成都漆艺国家...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