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清幽、设施齐全、管理规范……龙江阁小区如今完成了从硬件到软件的“蜕变”。作为成都市“统贷”的棚改项目,小区于去年底按商品房标准建成并交房。对于居住条件的改变,小区居民是看在眼里、乐在心中。
棚户区改造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一头系着百姓的安居福祉,一头连接着城市宜居品质的提升。
一直以来,国家、省委高度重视棚户区改造工作。刚结束不久的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同样明确,要努力实现住有所居、住有宜居,积极探索“留改建”模式,深入推进多元化补偿方式,多渠道筹集安置房源,2020年前完成3.1万户棚改。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聚焦住有宜居,结合“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开展,市房管局坚决推动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的全面贯彻、落地落实,将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实现全链条管理,全面提高城市宜居度,为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贡献力量,让市民住得更加安逸舒心。
看成果
全市棚改项目推进顺利
资金使用良好
“确实是件民生工程,我们很满意。”龙江阁小区居民的心声是成都市众多棚改安置居民的心灵缩影。作为本地原迁住户的他们,见证了小区从以前“脏乱差”到现在的焕然一新。
2013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要求将棚户区改造纳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并大力推进实施。成都市抢抓机遇,2013—2016年,以市级“统贷”形式融资授信656.48亿元,2017—2018年分级融资授信420亿元,为全面推动成都市棚改实施提供了资金保障。同时,2013—2016年的棚改融资授信总额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茅,棚改工作整体推进情况也走在全国前列。
落实“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为深入推进改造工作,市房管局围绕主责主业,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产业发展,按照局领导的部署,四个局属单位组成调研小组,制定了《全市2013—2016年“统贷”棚改项目调研工作方案》,以“一个不漏”的原则,从2018年5月14日起,耗时10天,兵分四路对全市2013—2016年230个棚改“统贷”项目,及2017—2018年棚改融资工作开展了全面调研和实地踏勘。
从调研情况看,全市棚改项目推进顺利,资金使用良好,融资扎实推进。未来,将有更多棚改居民享受到安居之乐。
看问题
全力防范金融风险
加强监管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自成都市棚户区改造工作启动以来,71732户家庭居住品质得到显著提升,做到了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增进了民生福祉。而在本次大调研活动中,调研组也切实通过用心倾听、用情走访、用力做实,做到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扫除疑难。
调研组采用实地踏勘和对面座谈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深入每一个项目现场,认真倾听各区(市)县房管局在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各实施单位在实际改造过程中遇见的阻碍以及棚改群众对项目推动的意见建议,详细了解了项目的实际情况,掌握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在调研过程中,针对调研提纲所列内容逐一进行深入排查,主要从棚改资金、土地上市及项目推进三个重点方面,准确提炼了各区(市)县棚改工作中存在的亟待解决和规范的问题,其中金融风险不可忽视。
为防范这一点,成都市从制度和技术两方面着手,确保资金的使用安全。
制度方面,成都市明确了市、区两级责任,建立健全了还款机制,推进资金使用良性循环;同时,围绕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布局,尤其结合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整合棚改项目土地资源,使土地效益最大化,极大优化了城市空间。在技术方面,依托棚户区资金管理系统,对项目资金还本付息进行全过程监管。双管齐下,相互作用,确保资金真正落到实处。
看做法
聚焦住有宜居
助力更多市民实现安居梦
学深悟透,方能决胜千里。在此次“大调研”中,调研小组直面问题源头,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另一方面,在着力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今后也将深入研究在新金融环境下棚户区改造的新模式,积极探索“留改建”。
下一步,为确保棚改工作有序有力开展,按照住建部对棚改工作的新要求,市房管局将进一步探索建立长效机制,聚焦环境提升建设美好家园,指导棚改工作实际,服务基层,当好参谋。
高标准高质量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部署安排,市房管局将抓好“全面落实年”各项重点工作落实落地,将“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的学习成果,充分运用到“大落实”中,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以更加科学的方法、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积极回应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和获得感,助推城市宜居品质提升。
新闻推荐
“别再吃了,有毒”“注意安全,地铁站被淹”“多一人转发,多一份希望”“扩散!扩散!捡到一张准考证,别耽误孩子高考”……这类看...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