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达到480多米多全新钢架车间,气势恢宏;从德国远渡重洋而来的780多台焊装机器人,可爱又灵巧……这里是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五期扩能项目的建设现场,总投资40亿元的焊装车间已宣布完成车间建设、机器安装等工作,正式进入设备调试阶段,而建设这个全新的焊装车间,正是为大众旗下一个全新品牌的两款SUV车型生产而准备,预计明年6月,新焊装车间将投入生产使用,也将意味着大众全新品牌的两款新车将贴上汽车智造行业里“成都龙泉驿造”的金字招牌。
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五期扩能项目的快速建设,正是龙泉驿区今年上半年以来,区委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取得的成果之一。统计显示:2018年上半年,龙泉驿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7.4亿元,同比增长7.6%。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5.6亿元,同比增长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5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汽车制造业作为全区主导产业,1-6月,全区实现整车产量59.6万辆,产值693.3亿元,全区上半年各项经济任务高质量完成,经济发展稳中向好。
聚焦一 汽车智造
【现场探访】
引入先进智能设备生产自动化率超8成
近日,笔者来到了位于成龙大道一侧的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一进厂区沿主通道前行不远,就能感受到五期扩能项目现场的火热,搬运材料、测量距离、安装设备、调试机器……工人们正作业得如火如荼。笔者看到,整个焊装车间的厂房修建已经完成,采取浅色的钢架结构,风格现代大气。一台台橘色的自动化机器人也陆续安装就位,公司规划工程师孙素平介绍说,780多台德国引进的KUKA机器人基本安装完毕,目前正进入设备的调试以及部分生产线的试生产阶段,今后,整个车间将承担大众旗下全新品牌的A0和A+两款SUV汽车的焊装生产任务,新车间投用后,成都分公司的产能将增量30万辆。
据了解,此次五期扩能项目按照汽车智能生产的国际标准而配套,引进的焊钳机器人采取德国最新的电伺服自动焊钳技术,也是升级版的机器人智能焊装设备,采用的是电机控制,改变了原来由气缸控制焊接的程序,从而使机器人体积更小,提高了机器的反应速度,降低了故障率,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
据介绍,新焊装车间采用双班工作制,加上先进的焊接技术,每个工位只需要60秒就能完成,这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水平。“预计自动化率将达到80%以上,已经达到了奥迪生产厂区的自动化要求。”孙素平说。
总投资40亿元、车间建筑面积达到89000多平方米,进口780多台机器人,建成6条生产线,参照大众VASS标准,可实现每日1200台车的焊装……“在这个月底,地盘区的200多台焊钳机器人将开始试生产,根据新车型的上市计划表,整个新焊装车间预计在明年6月份投入生产。”孙素平向笔者介绍,在参与新焊装车间的规划建设中,他最大的感触就是速度快,“为让公司尽早出车,我们采取了交叉施工模式,即使下雨也没有停工,最终提前了两个月完成厂房建设和设备整体安装工作,而取得这样快速的建设成绩,更离不开市、区党委和区政府的大力支持。”
孙素平介绍说,自去年五期扩能项目启动以来,龙泉驿(成都经开区)实行全方位的24小时服务,并且每周都会开一次项目促建会,对施工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进行协调解决。“在车间建设之前,政府相关部门已经按期将厂房所在区域的地下管线、地沟、绿化完成迁移,并且将原厂区内的名贵树种进行了院内移植。为我们厂区加速建设和提升绿化形象添砖加瓦。”
提升产业能级推动成都绿色智能汽车产业功能区建设
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五期扩能项目的快速推进,正是龙泉驿(成都经开区)按照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瞄准智能制造,推动龙头整车扩能增型发展、努力提升汽车产业“能级”所取得的成果之一。除此项目外,龙泉驿区(成都经开区)还加强吉利新能源整车基地等项目洽谈,推动神龙汽车加快导入新车型,推动一汽大众EBO及MQB、吉利BMA项目加快建设。
“今年以来,我们朝着‘先进汽车智造区、美好生活品质城\’的发展目标,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先进汽车,着力构建汽车产业生态圈,推动成都绿色智能汽车产业功能区建设。”龙泉驿区(成都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上半年,全面落实先进汽车发展工程,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截至目前,新签约引进项汽车类重大项目8个,协议投资约200亿元,完成到位内资7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9亿美元。
据介绍,在不断助推已有汽车企业升级增量的同时,龙泉驿区(成都经开区)还推动新能源汽车突破发展,着重做大增量,加强与长城汽车、长安汽车等国内整车集团沟通,争取其将拟建的新能源汽车项目投放于经开区;着重盘活存量,积极协调解决中植、雅骏、川汽等新能源企业在资金、市场等方面面临的困难。同时,加快引进“三电”核心零部件项目,引进了富临精工新能源汽车电子电器研发及生产项目。
在构建产业生态圈方面,龙泉驿区(成都经开区)大力 推动汽车产业成链发展。目前,正全力促进中韩LNG发动机研发及制造基地建设,吉利新能源整车基地项目洽谈,全力争取落户富奥威泰克等零部件项目;大力发展汽车后服务产业和培育共享汽车等新业态。
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围绕中德智能网联汽车四川试验基地项目建设,该区积极争取中国信通院支持,主动加强与上海汽车城、博世集团、中汽研、中汽中心、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西门子、清华大学等领域顶尖机构联系,搭建了内外通畅、上下互联的工作平台。目前,已经成立项目推进领导小组、项目建设公司,正在完善项目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完善项目平台公司建设。
聚焦二 公服项目建设
【现场探访】
抢抓工期示范项目全力攻坚建设
7月以来,多场大到暴雨不期而至,随着暴雨停歇,位于青台山路的“龙泉人家”项目现场又恢复了热闹的建设景象,从地下二层到地面层建设,施工方正克服雨季带来的不良影响,抢抓工期,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不断刷新着建设速度。“按照目前的施工进度,最快9月工程主体将竣工,年底有望投入使用。”施工方相关负责人介绍。
青台山“龙泉人家”,是龙泉驿区今年示范项目攻坚的重要组成部分。龙泉驿区把今年公服建设的基调确定为“打基础、出样板”(一年出样板、三年见成效、五年大改观),从项目选址、方案设计、后期运营等充分征求群众意见,让广大市民看到实实在在的行动。目前,世纪广场、青台山、幸福路3个15分钟公共服务样板圈和青台山、简华堰等7个“龙泉人家”示范点,正在加快建设,力争年底建成。第二批13个示范点已完成选址,计划2019年开工。
开工率85% 公服项目开工率位列中心城区第一
7月中旬,全市对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三年攻坚”行动进展情况进行实地督导,龙泉驿区以项目开工率85%的成绩位居中心城区中首位。“龙泉人家”、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项目的加快开工和建设,正在不断提升龙泉驿区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美好生活品质城的建设步伐,也与公服项目建设一道,越来越有力、越来越轻快。
龙泉驿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按照全市“三年攻坚”行动的统一部署,该区2018年计划新开工公服设施项目94个、建成30个。截至目前,已开工80个、建成15个,项目开工率达85%、建成率达50%。
“今年9月秋季开学,包括青台山幼儿园、成都大学附属幼儿园、黄土幼儿园、阙家幼儿园、西河镇鹿角幼儿园在内的5所新建公办幼儿园将正式投入使用,释放出2400多个学位。”近日,在龙泉驿,这样一则消息让广大学龄前儿童的家长们高兴不已,越来越多的公立幼儿园建在身边,投入使用,切实解决了孩子们的上学难题。龙泉驿区深刻认识到,学位不足、床位不足是龙泉驿公共服务最大的短板,按照相关方案,全区“三年攻坚”将实施学校、医院项目92个,实现新增4.8万个学位、6000个床位。今年上半年,全区已实施项目26个,占年度开工项目的33%,向阳桥小学、东山小学等16所学校(幼儿园)可确保9月开学投用(含续建工程,年内可新增学位6700个);中医院迁建、长江医院扩建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在抓紧开展前期工作。
在重大项目攻坚方面,龙泉驿区紧抓皇冠湖体育中心等老百姓关注的重大公共服务项目,加快规划设计,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目前该项目已通过市规委会审查,正在抓紧优化设计方案,力争8月开工。同时,龙中体育馆正在完善工程设计,力争年内开建。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等正在抓紧推进前期工作,力争2019年开工。
“我们正千方百计促进剩余15个项目全部开工、提前谋划2019年公建配套项目、积极创新项目投建和运营机制。”龙泉驿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龙泉驿区将按照全市的统一安排,强力推进“三年攻坚”行动,不断提升全区公共服务的水平,为群众创造更加便捷、舒适的生产生活条件。
张杰 廖玉蓉 文/图
新闻推荐
找合作项目、选合作伙伴、谋共赢市场。在“新四拼”中放大格局扬优成势。日照交通发展集团———本报记者张兴杰于立伟...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