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剑
偶然在旧书摊得到一册苏州园艺家周瘦鹃的《花木丛中》,谈花木论盆景以及种种细节,读来别有趣味。去苏州,却是无处寻觅其踪影了。是不是在自家阳台上也来一番尝试?利用阳台打造个性的风景,最近几年可谓蔚然成风,或种菜蔬,或栽花种草,不一而足,但能成为一道风景的绝少。
老婆棉花糖在阳台上的利用,向来是实用主义。刚移居新家那会儿,她就找来盆盆罐罐,从菜市场买来一些蔬菜种子,就在阳台上种起菜来。不过,因为居住楼层高,风大,如果不及时浇水就难免影响蔬菜生长,故而其长势并不理想。辣椒虽也结了一些,但不太成规模,番茄始终是没有结出像样的果子。第一年的成果可用“惨败”来形容了。
我倒觉得阳台做成这样,算不上理想,更不要说什么阳台美学了。第二年,棉花糖在阳台上精心地栽上豆角,藤藤爬到阳台之外,夏日也就多了阴凉,好在豆角长得不错,也还吃上了几回。像这样的“成果”在阳台上实践的并不太多,比如黄瓜长得就不成形儿,归结起来,阳台上种菜,更多的是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撑,而这也不像在田地里栽种蔬菜那样,不怎么费神就可以结出果实来。
棉花糖是认真的人,所以在阳台的利用上是不成功不罢休的。但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折腾。现在蔬菜丰富,完全没必要在阳台上做这等事。固然说这样可以食得更健康一点,但耗费那么多精力,收获不多,也不划算。我倒觉得栽上绿植也许更好,至少赏心悦目是可达到的。
为此还去参观朋友屋顶上的小园林,假山绿水,花木繁茂,小巧精致,别有一番味道,三五好友聚在一起,倒也有几分诗意了。但要在阳台上有限的空间做这些事,是不大可能的。那就栽一些花草吧。于是,棉花糖栽了一盆芦荟。虽然其有美容功效,也不过是作观赏之用。其他花草也尝试栽种,都不大如意。那一年的腊八节,和画家曾松茂相聚,他给每人送了株水仙。养水仙我着实是没啥经验,据说浇浇水就可生长得不错。这是第一次养水仙,简单,不必费心照料,看着花儿开放,也是别有收获的。
朋友当中也有养菖蒲的人,一位朋友养了上百盆菖蒲,各有风姿,我去参观过一回,只有羡慕的份。在他们的眼里,这菖蒲就是体现文人的品位。因之,这也就成了文人的最爱,成都文化人似乎对此并不太感冒,尽管买过两册与菖蒲有关的书册,我还是没有能够实现在阳台养菖蒲的梦想。
都说现代都市人浮躁,自己的日子尚缺乏侍弄的心境,哪儿还讲求更多的互动。像我这样的懒人,阳台上养花种草也是以疏懒的方式对待,不像周瘦鹃先生那样精细,养得不够理想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更不要说在阳台上建微观园林,那更是奢想。但只要有理想,在阳台上辟一块天地,体验与自然相处的趣味也就足够了,至于收获几何,唯有在体验中才能丰富业余生活吧。
新闻推荐
8月31日,链家集团创始人左晖名下长租公寓运营商北京自如生活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自如”)正陷入因房屋环境致人白血...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