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宗富
要是哪个做事不麻利、手脚毛、开黄腔、手艺拙、外行、冒充内盘、莫得学问、徒有虚名、滥竽充数……人们都会说他(她)是瘟猪子,尤其是早先读书,哪个的成绩孬,或者考试几门不及格,同学都会背倒当倒说他(她)瘟、瘟症、瘟得痛、瘟猪子。
《成都话方言词典》收的是:瘟猪子,注解:1、病猪;2、蠢笨的人。也收得有:瘟,解释:1、由牲畜害瘟引申为病人;2拙劣,蠢笨。还收得有:瘟症,注:笨蛋。《四川方言词语汇编》只收得有:瘟得痛,注解:技艺低劣。方言词典、书籍就没有收瘟猪子这个词条了。
猪子:小猪儿;瘟猪子:害了瘟的猪,又叫瘟丧,死得快不易喂得活。瘟猪子这一方言词,早先用得普遍,如:
你做些瘟猪子事情;
你娃打些瘟猪子拳;
你娃瘟猪子,门门不及格;
你教些温诸子课,学生些都不想听;
你演些温诸子戏,哪个看嘛;
你写些温诸子文章。
请注意,后头三句话又写的是温诸子,温诸子咋个来的呢?
先还要从这儿说起走,川人有一特点,爱用反讽手法取招牌由来已久,打比:烂招牌、烂沙锅、戳锅漏、下锅红、夜不收、鸡不啄……结果这些馆子的生意还好得很。于是,早先遂宁三家场有个算命先生,只要三六九一赶场,他就在场口一家茶铺号张桌子,桌子向街一方,扯了一张白线单勾绣的“温诸子”阴丹布望望,也就是布招牌。不仅扯人眼,生意一下就好多了。过后有人问他,咋个取个这个怪招牌?他说他一直仰慕明代朱元璋手下的军师刘伯温,温诸子是意为刘伯温习“诸子百家”保朱元璋打天下立了很多战功……听者都觉他在扯把子,于是当茶余饭后的大笑料,哪晓得还帮他传了名,生意更好了。
诸子:指先秦至汉初的各派学者或其著作。代表人物如,儒家的孔子、孟子,墨家的墨子,道家的老子,亦指他们的代表作。诸子百家:亦称“诸子百家学”,简称“子学”。西汉刘歆辑《七略》,先秦和汉初各派著作辑为《诸子略》。把先秦至汉初各学派分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等十家,又著录各家著作“凡诸子百八十九家,4324篇”。后据此概括为“诸子百家”。
不管,温诸子这个名词还是流传下来了。不过,哪个姓温,就吃亏了,如:温大爷、温姆姆、温哥、温妹儿、温医生、温老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雪艳)昨日,记者从成都市川剧研究院了解到,新编川剧《天衣无缝》正式建组,戏迷朋友们十分关注的新编川剧《天衣无...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