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首席评论员 刘琴
一场“‘蓉\’归故里·四川大学校友返校日”活动,刮起新一轮“蓉归”旋风,再度引爆校友经济。
三个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的正式揭牌,再一次验证了成都的“校友力”,而正在规划实施的“四川大学校友共创产业园”项目,则将在日后成为川大70万校友共同的平台,为成都构建优势学科产业生态圈,搅动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
四川川大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游志胜、重庆圣华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维平、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晏志勇、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左敏……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段成都记忆;而一个个闪亮的头衔,则折射“校友”这个特殊群体对于城市发展的特殊价值。这个群体,代表的不仅是中国的财富新力量,也代表了一个行业的先进生产力,代表了一个行业的创新、开拓与未来趋势。
事实上,当城市竞争进入“下半场”,校友经济已成为一种新的资源聚集模式,甚至成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文明,尤其在新一线城市竞争中,校友经济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略的力量。
当校友经济成为现象级风口,成都再次站上风口浪尖。
2015年11月,川大校友、北京东土科技公司董事长李平先生向母校捐资1亿元,组建了中国首个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建立了川大东土教育基金;2016年9月和2017年9月,电子科大两位神秘校友两度悄然出手,向母校馈赠厚礼。可以说,全国最初的校友经济风潮中,成都不遑多让。
去年9月29日,成都在电子科技大学61周年校庆上首次启动“蓉归故里”计划,并现场收获总额2720亿的豪华大单。今年市两会,成都正式把“实施‘蓉归故里\’计划,支持发展校友经济”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至此,校友经济被提升到城市发展的战略层面,这在全国而言,也是走在前列。
在我国首提“校友经济”概念的著名经济学者吕世杰看来,校友经济走到今天,已经是一个大经济圈的概念。就在“‘蓉\’归故里·四川大学校友返校日”前一天,成都欧美同学会·成都留学人员联谊会成立大会举行,一个以成都为名、更广泛的国际校友朋友圈宣告形成。一个个站在发展前沿的校友,足以将成都带到全国乃至全球的创新领域聚光灯下,而“蓉归”校友们建立的“朋友圈矩阵”,更将使成都的经济、文化触角分布到全球城市网络的更远更深处,唱响城市品牌,引聚校友来蓉投资兴业,为成都社会发展带来巨大能量。
强国之志,爱城之心,报校之情,“校友经济”的另一个名字叫“情怀”。然而,“校友经济”不仅仅是情怀。一切的商业活动,都带有商业的目的,校友经济的流向,必然是投资价值的指向。从56所高校到整个城市的产业基础和产业配套能力,从“产业新政50条”到人才强市系列重大举措,从“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建设到“双一流”共建稳步推进,从“双创”到“蓉归故里”,新时代“三步走”的成都正在努力创造名城名校的百年佳话,形成校友经济的强大磁场。
去年的“‘蓉\’归故里·电子科大日”,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子学喊出“我要回来!”今年的“‘蓉\’归故里·四川大学校友返校日”,川大校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赵昌文盛赞:“成都是一个拥有无限可能的城市”——
蓉城秋光正好,何不蓉归故乡!
新闻推荐
民警提醒:国庆假期将至,别让带“病”车上路,避免发生意外一辆满载乘客的中巴车在高速路上高速行驶,途中发出阵阵异响,引起执勤...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