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知行话题——整容低龄化 校园流行“割双眼皮” 爱美还是焦虑? ◎文/魏子一

来源:成都晚报 2018-09-30 04:01   https://www.yybnet.net/

话题背景

开学一个月,重回校园的不少学生脸上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有的人做眼部整形割了双眼皮,有的人隆了鼻,有的人削减了下巴……青少年整容一下子跃入人们的视野,许多人感到诧异,十分意外“整容低龄化”的现实,并质疑当孩子痴迷外貌的美丽时,家长们又在做什么?

暑假刚过去一个月,学生们相继回到校园,不少人发现身边同学的脸上都进行了一番“改造”。令人诧异的是,暑假外貌改造的发生对象,除了大学生,还有不少的中学生。改造的对象也从女生扩展到了不少男生。他们改造的项目,从割双眼皮,增加到了隆鼻、削下巴等。有人不禁要问,这是大众对审美的不懈追求,还是对审美的焦虑?

从最近的报道内容来看,在成都市的某医院,暑假期间,整容手术增加了40%,并且去往医院准备“改造”的青少年,有自己一个人去的,有朋友陪着去的,还有家长陪着去的。

令人咋舌的是,有的家长将整容视为一种送给孩子的开学“礼物”。他们认为,出众的外貌有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青春期进行手术,面容变化更容易被人接受,因为周围的人很有可能认为孩子是自然成长带来的变化,这样孩子也不容易形成自身外貌不好而不得不改造这种自卑的心理。相关专家认为,从生理条件上来看,除先天因素必须的整容外,不建议未成年人进行整容手术;从心理层面来看,无论是孩子自己有整容的想法,还是家长建议或者安排的整容,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受到了社会审美流行风向潜移默化的影响,但从另一方面看,这也暴露了孩子和家长的审美焦虑。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是由外貌向内在递进的影响,还是由心向外散发而决定的呢?当学生群体加入整容大军,特别是一些家长们带着自己的孩子加入整容之列,当我们在校园里看到越来越多一样的“网红脸”元素,显而易见的是,当下社会的审美倾向于“器官的美化”。

这也暴露出一部分家长和孩子单一的价值观。当孩子过度关注自我,一些家长们盲目跟风带着孩子去改造,看似关爱孩子,实际上也不可避免地对孩子的生理、心理健康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知行课记

两种选择的“自信”

◎文/木 子

我割了双眼皮,变美了,更有自信了

张阿姨家有一个独生女儿西西,今年暑假刚刚毕业进入大学。西西从小就很爱美,喜欢各种漂亮的饰品,每天都要打扮得美美的。西西的个子不高,眼睛细长,虽然算不得“高颜值”,但也不至于被列入“歪瓜裂枣”的行列。尽管西西钢琴十级,成绩优异,是别人眼中羡慕的对象,但是西西一直觉得自己是只丑小鸭,一直盼望着自己有一天能成为白天鹅。

高考一考完,西西就跟爸爸妈妈坦露,她想变美,她想割双眼皮。西西爸爸觉得女儿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尊重女儿的决定。西西妈妈觉得女孩子长得好看,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好感。西西妈妈说:“西西点都没遗传到我的,全遗传到他爸的小眼睛、高颧骨。这么出去太吃亏了,不容易一下子入别人的眼。不管我们西西多么有才华,好多人都是先看外在的嘛。所以,西西想割双眼皮,我特别支持。其实,私底下我都替西西提前查询了成都各家医院整容科的资质,哪家割双皮最好,我都提前了解好了。西西自己不说,我也会带她去做的。”

提及整容,西西觉得:“从小到大,逢人收到的夸赞都是诸如我读书多么好之类的,夸我表妹都是她多么多么漂亮。我以前对美丑没有什么概念,也不会在意去比较人与人之间的长相。记得之前初中毕业同学问我,你想过以后脸上动一哈刀子不?现在都是看长相,颜值高的人机会多,而且颜值高的人好找对象。长得不好看,你连别人来了解你的机会都没有。我觉得我一直都是不被认可的,特别是外貌上,我很自卑,班里有啥子活动,都是先拣长得好看的,只有学习竞赛的时候老师才会喊我去,我觉得自己除了读书,好像其他时候都是不存在的,所以每回集体活动我都会缩边边,最不喜欢拍集体照。”西西委屈地说,在生活里,她没有得到一点认可。她说,妈妈没有说什么,但是从妈妈费尽心机地打扮她,却总是叹气,尤其是她看到妈妈去查询整容医院,让她更是觉得连家人都觉得她需要整容。

暑假之初,西西就在妈妈的陪伴下,去医院做了割双眼皮的整容手术,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家恢复。割了双眼皮之后的西西,洒脱地对自己的过去说再见。一进入大学,她开始变得自信起来,人变得开朗,也乐于参加集体活动,有什么事都会冲到前面。

西西说,她现在正在学习化妆,每天都会花一两个小时来观看网络上的化妆视频,割双眼是个好的开始,她觉得“世界上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这句话说得很对,她相信自己会越来越好看的。当问及未来是否还会整容的时候,已经尝到甜头的西西说,她还想去隆鼻,这样子脸型更立体,会更好看。

我就是我,不需要动刀

葛女士说,他们家一直不重视外貌的打扮,而且她先生不喜欢她脸上“浓墨重彩”的,所以她很少用化妆品。当青春期其他孩子都在费尽心思整理妆发、学习化妆,甚至是跃跃欲试地想整容,他们家女儿慧慧,受到家庭的影响,都不为所动,每天简简单单的就去校园了。

慧慧说:“我小学的时候,有同学说我长得不够漂亮,还会开玩笑说我眼睛只有一条缝。我当时没放在心上,后来说的人多了,我才开始观察什么是漂亮,然后自问自己我很丑吗?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小学的时候,有一回语文老师布置作文,让我们描述自己。我就写了‘我有一张大脸,眼睛特别小,有的人说很丑……\’老师看到这段文字,特地找我谈话,告诉我,‘要正视自己,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不要用别人美丑的标准来衡量自己。\’”

提及慧慧小学对自己外貌审美迷茫的这件事,葛女士说她完全不知情。她说,她们家花在镜子前的时候很少,镜子几乎就是一个摆设,几乎就是梳头发的时候用,她和慧慧爸爸不怎么讲究,他们认为一个人整整洁洁的,就是好看的。他们平时教育慧慧也是,让慧慧更多关注内在的培养,特别是让慧慧多充实内在,外表只要整洁、舒适就好。关于整容,他们家从来都不会过度关注这方面的信息,最多是电视广告看到一点。葛女士甚至提出了质疑,“割了双眼皮,眼睛变大了就变漂亮了?我觉得单眼皮挺好的呀。我看现在整容的人,还都是照着一个模子去整一张脸,我完全不明白意义何在。”

关于整容,慧慧说,“他们高一一班,割双眼皮已经不算什么流行了,他们班不少男生女生都会去医院‘微调\’脸部。”慧慧表示,在她对外貌美丑迷茫的时候,她都没有想过去整容,“我觉得每个人都很好看啊,每个人看着很舒服。突然有一天,一个人告诉我,我是丑的,谁谁是美的。顿时,我就不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也是这个时候,‘美丑\’进入我的世界。但我都没有想过在自己脸上动刀子。”慧慧表示,她刚入高中一个月,她身边好几个朋友,都劝她去割个双眼皮。开始,慧慧会客气地拒绝朋友的提议。她的朋友却都以为她在自我安慰,所以继续说服她去割双眼皮。直到有一次,慧慧被劝烦了:“我就是这样,我挺喜欢我自己的。我不想盲目地跟风改变自己。”

专家视角

青少年整容

是一种社会性的

审美焦虑

◎韩 静(心理咨询师)

据统计,近些年全球平均每年的化妆品销售额达2800亿美元,当下我国有800万以上的人进行过整形“改造”,其中30岁以下的占比约为80%,在这当中学生群体占据了一定量的比例,并与年俱增。

从心理学上来看,人们会天然地亲近美的事物,远离丑的事物。但是,当下社会审美呈现出“瓜子脸、挺鼻、尖下巴、欧式大眼等”特征,整容队伍不断扩大,连身体未发育完全的青少年都以身试刀,可见,社会审美的“以貌取人”已经发展至病态了。当孩子过度关注外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孩子心理不健康,这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第一,人群中心意识的加强。这就是说,只有当他们意识到自己是人群的聚焦点,他们才能拥有更多的自信;第二,整容成瘾。当青少年通过整容,收获外界的肯定后,容易出现反复整容的情况。

外在不是一个人生活幸福与否的决定因素。孩子有了整容意识,家长应当理智地处理,多方面了解孩子整容的原因,加强孩子的美育教育,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不要被社会审美的焦虑干扰。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知行话题——整容低龄化 校园流行“割双眼皮” 爱美还是焦虑? ◎文/魏子一)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