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在天府绿道的建设中,为了达到绿道连通,首次新建了一批钢结构的“空中绿道”,即桥梁式绿道。1日,位于锦城绿道三圣乡区域的首座波浪形钢桥涟漪桥的首跨完成了吊装。
设计人性化 上桥下桥无障碍骑行
“钢结构绿道桥梁都是建设在市政桥梁的旁边,目的就是为了达到绿道的闭合和贯通。”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其功能也是为了满足人行和非机动车骑行,但这几座钢构桥梁却与成都市已有的人行天桥有很大的不同:“这些绿道桥梁将要满足市民的骑行需求,因此在设计中,进行了充分的人性化考虑,以增加上桥、下桥引道长度的方式,让上下桥坡度放缓,骑游者在上下桥时不用下车推行,实现骑行无障碍。其中一些桥梁为了实现无障碍上下桥,还专门设计了螺旋式的多层骑行道,这样可以保证骑游的市民全程畅行。”该负责人说。
据介绍,这几座绿道桥梁宽度在6米至10米,高度在10米以内,均采用钢结构。钢结构具有桥体轻盈、造型多变的特点,而且相较于传统的混凝土桥梁,对桥梁基础的场地条件、施工条件要求较低,施工更加方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可以采用装配式施工,桥梁的施工周期将大大缩短,对交通影响非常小。”
节日也无休
涟漪桥完成首跨吊装
虽然是国庆大假的第一天,但涟漪桥的施工节日无休。“昨晚两个分别重达约14吨的钢质构件运到了现场,今天上午开始吊装。”施工单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采用钢结构部件预制安装,替代了原来需要搭设支架、现场浇筑、养生维护的桥梁施工方式,不仅施工时间大大缩短,且降低了对交通的影响。上午十点,在吊车的帮助下,首跨部件缓缓落入指定位置。“今天只进行临时焊接固定。等整联吊装到位后,在形成连续段并校正后,才进行正式焊接。”
据了解,这座钢构桥梁共长约1.2公里。它上跨成自泸高速及两侧匝道,梁体轻薄简洁、墩柱线条明快,与周边湿地公园、河流等自然环境协调融合,是成自泸高速及两侧湿地内一道美观实用的田园风格“空中绿道”,同时又是一条将成都中和片区“都市乐游”和“逸趣田园”两大绿道分区过渡与连接的纽带。
该桥设计引入波浪涟漪的线形,在跨越高速路主线及两处匝道处各设置一对波峰状拱肋,形成三股波浪,恰似波浪涟漪般。跨线处拱肋设置索网状构造,富有现代感的同时也兼具隔绝行人与桥下车流的功能。“涟漪桥分为1号桥和2号桥。其中1号桥长1091.6米,2号桥长129.5米;梁高1.2米,桥面总宽7米,净宽6米,平面呈蜿蜒曲线布置。”据施工单位负责人介绍,目前该桥已完成大部分下部结构的施工,1日完成钢箱梁首吊,预计12月份完成全桥合龙。待栏杆、桥面彩铺、灯光照明等附属工程完成后,将为成自泸高速及两侧湿地创造又一道秀美的风景线。
记者了解到,桥上还设计了三处防护网,未来将栽种藤蔓植物,形成垂直绿化。
本报记者 袁弘 朱小路 文/图
新闻推荐
新华社成都10月1日消息,9月30日在成都结束的2018国际乒联女子世界杯,刘国梁几乎淘汰赛阶段一场没落。这是他重新回到国乒一...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