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成都先导药物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进: 成都制造、成都试验 不出成都就能造新药

来源:成都商报 2018-10-05 01:00   https://www.yybnet.net/

成都先导药物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进

如果不是别人转发,李进还没有收到讯息,自己创立的成都先导药物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导药物”)入选了日前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最具投资价值企业50强。长长的榜单几乎被北京、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企业所占据,先导药物位列第19位,成为成都唯一入选企业。

在50家公司的创业者名单中,55岁的李进无疑算是高龄。先导药物是其于2012年回蓉创办的生物技术公司,专长于新药研发,是全国首个拥有DNA编码小分子化合物库的企业。作为成都创业者,李进的梦想和这座城市紧紧结合在一起:他希望先导药物通过创新合作模式,最终实现新药上市,覆盖新药开发的全生产链管线;在此背后,李进更希望成都未来能够成为最好的生物医药之城。

如今,李进和团队自主研发的首款创新药已经通过审批,该药物针对多发型骨髓瘤,即将进入一期临床阶段,这标志着中国又一款创新药将从成都诞生。

一次决定

从英国到成都 他一小时就想好了

当先导药物入选“2018年度中国最具投资价值企业50强”时,李进正在北京参加一场关于生物医药的学术会议。他首先感到意外,因为很少有榜单能主动关注到这家位于西南的生物技术公司;但这个结果也是必然——先导药物拥有全球最大的自研小分子DNA编码化合物库,总量达2500亿的数量级在全球所有生物企业的公开商业数据中位居第一。

这种自信与优势,离不开李进此前30余年的研发经验。上世纪80年代,四川大学本科毕业的李进赴英国留学、工作,研究分子设计、分子合成与分子筛选,并一直从事新药研发工作。

回蓉创业前,李进的最后一个身份是阿斯利康的全球化合物科学总监。2006年,他受成都天府生命科技园邀请,到成都参加论坛并发表演讲。在与国内药企交流过程中,李进发现国内药企缺乏“原创药”的研发能力,大多数企业还处在“代工”和“仿制”的阶段。

发现机遇的李进,随后带着“DNA编码小分子化合物库合成与先导化合物筛选创新平台”项目的商业计划书与成都高新区管委会进行了一次正式接触,双方就达成协议:李进的企业落户高新区,享受房租减免、实验室建设补贴和创业启动资金。

从成都到英国的航线飞行时间是12个小时,而李进决定回成都用了仅1小时。决定背后,李进更愿意用“情怀”诠释理由——除了医药、药企等成都具备的本土优势外,回国创业、发展家乡,永远是海外科学家心底的理想。而对于曾在成都实现大学梦的李进来说,这里永远是他的“梦想之地”。

一个产业

产业生态圈逐渐形成

“不出成都就能造出新药”

全球顶级药企工作的经验,让李进对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更为敏感。他总是向别人推荐成都完善的生物医药产业链——不仅有地奥、科伦等具备药品研发、制造能力的企业,和华西医院等下游应用场景,四川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院校和机构还对成都生物医药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李进还记得,刚回国的那几年正是创业之风在成都吹起之时,“不少海归科学家都把这里当作落脚地”。尤其在生物医药领域,药物研发公司正在成倍增长。“对成都而言是好消息,意味这里已经建立了好的产业环境,产业生态圈正在逐渐形成。”李进说,创新药物的研发绝不是单打独斗,创新环境、多学科和多团队还将带来技术碰撞,加速新科技在这里的出生;好的生态环境也将形成区域品牌,让人才和资本都选择聚集于此。

一个明显的变化,可以从先导药物近期通过审批,即将进入一期临床试验的首款创新药看出。让李进感到骄傲的是,这款药物从研发到制造是完全的“成都药”,而该药物的临床试验地也选择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我们目前已经做到不出成都,就能造出新药”。这不仅节约了药物研发的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同时也加速药企在成都落地。

源于上述原因,李进明显感受到生物医药人才正在大量涌入成都。从2012年到现在,先导药物已经从最初的3人团队,发展到300余人,其中不乏具有世界500强企业的资深研究背景,公司硕博士占比达到65%。李进希望,未来成都能建立更具针对性的人才政策,进一步提高对高端技术人才的吸引力,“用实在的优势在人才竞争战中取胜”。

一种创新

建我国首个巨型“药物种子库”

填补原创化合物筛选空白

自创立起,先导药物就依托“DNA编码化合物库合成及筛选技术”建立了我国首个巨型“药物种子库”,填补了原创化合物筛选空白。“药物种子库” 中的“种子”即“先导化合物”,又称原型药物。

先导药物是全球四个以该技术规模化建立的DNA编码化合物库的企业之一。该库作为新药创制的新引擎,将缩短新药发现周期,进而提高重大疾病疑难靶点的药物发现率。

依托这项成都技术,辉瑞、默沙东、强生、天士力等数十家国内外制药企业和科研院所已经与先导药物建立了新药研发合作关系,并将多个创新药项目推进到临床前阶段。同时,先导药物也在自行研发制造创新药,实现生物医药完整产业链的打造。

这也是李进回国创业的起因,“把这项技术带回成都,希望有更多国内生物技术企业从代工、仿制走向自主研发阶段。”李进说,目前先导药物DNA编码化合物库中的“药物种子”正在呈裂变式增长,预计一至两年后,“药物种子”数量有望突破1万亿。

与先导药物一同成长的,还有成都的生物医药产业。李进的体验是,成都对产业的支持政策一直都在,并按照研发进度给予支持,还为企业提供“走出去”等资源平台。“像生物医药这样知识、技术和人才高度密集的产业,尤其需要加强与全球顶尖资源的学习交流与战略合作。”

与先导药物大楼相距20公里,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正在紧张建设中,先导药物在这里的新办公大楼主体已经完成,最快将于年底入驻。十一假期前,李进特别回国亲自检查了这座大楼的装修情况。很快,先导药物和更多成都药企的入驻,将在这里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生物产业生态圈。

李进坚信,良好的产业环境一定能催生更多出生中国、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药物,创造更多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成都商报记者邹悦 图据受访者

新闻推荐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朱海峰和同事们认真工作,守护平安。朱海峰耐心向游客指路。整理好装备,朱海峰和同事们认真开始...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成都先导药物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进: 成都制造、成都试验 不出成都就能造新药)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