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成都成华区构筑社区发展治理特色品牌

来源:四川日报 2018-10-08 06:07   https://www.yybnet.net/

正在建设中的同乐社区儿童之家效果图。

和美社区开放性的办事大厅即将亮相。

因地制宜 一区一策

社区发展治理的难点在哪里?在于城市发展和转型升级背景下社区的复杂多样性——这就需要充分结合社区自身的情况因地制宜、一区一策。

作为成都市面积最大的主城区,成华区同时也是传统老工业中心城区。“不仅社区情况复杂多样,相互之间的差异性也非常明显。”成华区委社治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成华区不仅有一般意义上的商品房新建小区,还有成都主城区少见的涉农社区,以及一些人口集中、规模较大的老旧厂区生活区。

功能集成、服务提升,全力打好“社区营造”牌。在社区发展治理中,成华区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努力实现“城市有变化、市民有感受、社会有认同”。

成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成华区充分立足社区地理环境、人口规模、历史沿革、经济发展等禀赋条件和群众共性需求,聚焦环境改善、景观打造、特色塑造、人文营造等方面,搞好社区空间品质提升规划设计,努力打造“一街道一特色,一社区一品牌,一景观一韵味”社区发展治理品牌。□安宁(图片由成华区委社治委提供)

A

同乐社区:涉农社区创新机制下的有机更新

9月28日上午,走进成华区龙潭街道同乐社区的同乐广场,两支老年舞蹈队分列广场两侧,翩翩起舞、相互较劲。“再等不到一个月,我们就能在正式的舞台上排练节目和进行表演了。”社区居民张大妈说。

张大妈所说的舞台,是同乐社区目前正在动工打造的百姓大舞台,该项目将于10月中旬正式建成投用,而距离百姓大舞台不远的社区儿童之家,也将会在10月底前正式打造完毕并投用。

百姓大舞台和社区儿童之家,这些在城市社区并不少见的存在,对于同乐社区来说却是个了不起的事情。这与同乐社区的具体情况相关,社区党委副书记苏开群介绍,作为成都市第一个农民集中安置小区,同乐社区两万多居民中,有7000人左右是安置居民,有5000多人是租房群体。

“社区人员结构非常复杂,做好管理服务工作的难度很大,同时社区基础设施又严重老化和存在先天不足。比如说,在停车方面,我们就存在1000多个停车位的缺口。”苏开群介绍。

突破从哪里开始?同乐社区选择了从社区有机更新上做文章。

首先是办公场所的“三去一改”(即去行政化、去办公化、去形式化和亲民化改造),努力让社区更有温度,让居民有更多获得感,着力打造“易进入、可参与、能共享”的邻里中心和温馨家园。“2000多平方米的办公楼面貌一新,社区一楼被改成了开放型的公众空间,二楼三楼成为社区居民室内活动场所。”

其次,打造百姓大舞台、儿童之家、客家文化长廊等项目。客家文化长廊,不仅方便居民驻足休息,还通过智慧化手段,宣传客家文化。通过虚拟空间的打造和优化,形成24小时线上交流平台,并在展览墙设置二维码,通过手机扫描,即可观赏线上移动展览馆,可以及时了解社区最新动态。

对于同乐社区来说,社区项目的不断推进,正一点点地改变着社区,正在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同乐社区还充分克服自身作为涉农社区在资金上的不足,创新发展机制,在集体经济收入的基础上,还通过社区公服资金、企业众筹、引入社会组织等多种方式,解决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机更新问题。

“拿这个百姓大舞台来说,同乐社区就充分发动辖区企业力量,为社区建设发展凝聚更多的力量。”成华区委社治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社区发展治理过程中,成华区充分盘活社区各类资源,鼓励驻区单位、辖区企业、社会组织、社会人士等积极投身社区发展建设,不断厚植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土壤。

B

双桥子社区:国企老旧生活区的转型之路

走进成华区双桥子街道双桥子社区,社区牌子上一个“筹”字引人注目。“再过几个月,‘筹\’字就可以拿掉,社区就可以正式转正了。”双桥子社区筹委会党委书记沈川介绍。

双桥子社区,是作为成都工业基地缩影的国企成都420厂主要生活区之一。随着城市发展中的“腾笼换鸟”,成都420厂生产区外迁,厂区的职工、退休职工、家属的生活区保留下来,而双桥子社区辖4个街区,大小院落26个,有居民楼94栋,住户5602户,16700多人。

“在社区居民中,420厂职工、离退休人员及家属就有9000多人。而在其中,80岁以上老人就有上千人。”沈川的另外一个身份是成都420厂的职工,对这一情况,他非常清楚。

一墙之隔,外面是自治自管的新型社区,墙内则是老旧生活区。“企业办社会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双桥子社区的筹备成立,对于辖区16000多居民来说意义重大——按照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于2016年6月22日《关于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的指导意见》,国有企业的老生活区要在2018年以前完成“三供一业”(供水、供电、供气、物业)的移交,最终把老旧生活区交给政府进行管理。

目前,双桥子社区“三供一业”中的供水、供电、供气设施的改造和移交已经完成,物业也将在年底前完成移交。双桥子社区筹委会副主任薛识玮介绍,伴随这一过程的,不仅是对基础设施的“补欠账”,更是社区治理发展思路的重大转变。

双桥子社区在推动居民思想转变上找突破,推动社区自管自治。“居民习惯了企业管一切,生活区在向社区转变的过程中,一开始明显的不适应。”薛识玮以每月每户10元钱的自管费用收取为例,因为一直没有物业费,以前企业承担的现在要变成居民来共同承担,而这笔用来维护社区路灯充电和社区清洁的费用,在刚开始受到了部分居民的不理解。

对此,双桥子社区加强对草根组织的培育,组织了舞蹈队、歌唱队,形成200多人的队伍。“通过企业赞助的形式解决活动费用问题,这些队伍在凝聚人心、塑造风尚的同时,也加大了对于社区自管自治的宣传。”薛识玮介绍,另一方面是在对社区22个老旧院落老旧设施改造的同时,建立自管小组。“目前,我们在14个老旧院落成立了自管小组,其中比较大的院落还成立了两个。”

薛识玮说,对于硬件、社区职能范围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社区用服务、用创新、用人情弥补,让居民看到社区做事方式的不一样、社区服务的不一样、社区管理的不一样,推动政企平稳过渡。

对于社区的正式成立,薛识玮充满信心。“目前,社区的基础设施升级逐步优化,自管自治也有了比较扎实的基础,同时街道还将对社区内的几条街区进行特色街区的打造,一个集工业文明和时代特色为一体的新双桥正呼之欲出。”

C

和美社区:新型社区里的社区综合体

9月29日,走进成华区保和街道和美社区,和雨路上的社区综合体正加紧建设,几台挖掘机往来施工,室内装修工人正在进行书吧、舞蹈室、川剧展示厅、小剧场等的装修。“10月20日正式运营之后,社区居民不仅可以在这里办事,还可以享受到音乐、体育、美术、日间照料等高品质的社会公共服务。”保和街道党政办副主任孙玲介绍。

作为一个新成立的社区,位于三环路、成渝高速之间的和美社区,是一个纯商住型社区,同时也是成华城东人口密度最大、外来人口最多的新型社区之一。“18个院落均是新建商住楼盘,1.5平方公里面积内居住人口达8万余人,居住人群来源多样,熟识度低。”孙玲介绍,和美社区面临的发展治理难度相对较大。

而同时,和美社区还和其他社区存在不一样的情况,社区居民基本上是外来购房落户居民,以年轻人和退休职工居多,这部分群体对于社区公共服务的需求,对于社区公共服务的品质要求更高。“社区居民李阿姨退休之后,因为喜欢插花,就报了一个插花班,但每星期都要坐很远的车前去上课,十分不便。”

2017年,利用开发商移交给社区的3栋小楼、8000平方米的公建配套设施,和美社区开始打造社区综合体。在这个社区综合体的概念里,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社区办事服务中心,居民还可以在这里享受到免费或低偿的公益性公共服务。

“三栋建筑室内面积8000多平方米,除了按照‘三去一改\’要求设立开放性办公区外,还设立文化活动、体育运动等多个功能分区。而室外4个总面积共3万多平方米的小游园,则将为社区居民提供开敞的休闲锻炼空间。”孙玲说。

孙玲介绍,和美社区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枢纽型海归社会组织——“创女时代”统一运营,集约资源链接、场地管理、参访接待、活动培训、组织孵化、品牌推广等项目,将社区综合体分为12个公共空间、3个专项空间和1个办公空间,打造党建引领阵地、公益自治阵地、品质服务阵地、组织人才阵地和创业就业阵地。

社区公共服务的提供,除基本的服务外,则通过社会组织的引进,按照“公益+低偿”的方式进行统一运营。社会组织“创女时代”被引进来进行统一运营和管理,负责引进知名音乐、美术、体育等运营机构。和美项目负责人刘妮娜介绍:“在这里,公共服务提供的品质不低,但价格却便宜得多,比如商业体内的艺术培训可能是80元,到这里却只需要30到40元。”

正在装修中的580平方米一楼书吧里,可以看到雏形已现。“这个书吧,我们与区图书馆开展联建,社区居民不仅可以在这里进行免费阅读,还可以开展联合办公,进行创新创业的孵化。”刘妮娜说。

新闻推荐

国庆婚车租赁生意火爆 有租赁公司一天接30单

黄金周期间,不少新人扎堆结婚。与此同时,火热的“结婚潮”也让汽车租赁行业迎来了市场高峰。记者采访发现,十一假期期间...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成都成华区构筑社区发展治理特色品牌)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