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限塑令十年家里塑料袋越来越多 专家:单纯禁用不现实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8-10-10 11:50   https://www.yybnet.net/

不少市民逛超市仍选择花钱现买购物袋。  本文图片 华西都市报

部分市民购物时选择自带购物袋。

购物袋、外卖带、网购袋……四川成都市民杨女士很困惑,限塑令出台这么久了,为啥家里的塑料袋比以前还要多?

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简称“限塑令”),希望通过有偿使用塑料袋制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减少塑料袋的使用。

十年过去,“限塑令”成效如何?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进行了调查。

讨论

有市民反映

家里的塑料袋更多了

10月9日下午2点过,成都市锦江区某超市内人潮涌动,有人拎着塑料袋分装食物,有人则挎着布袋进行结算。

截至今年,“限塑令”落地已满10年,塑料袋的使用真的有减少吗?记者随机询问了50位不同年龄段的市民,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市民魏女士:

支持自带环保袋

自从2008年超市购物袋开始收费,魏女士就养成了自带购物袋的习惯。一方面可以节省塑料袋的开销,一方面也算保护环境。已经好久没买过购物袋了。

在记者走访中,大约有40%的市民跟其一样,选择自带环保袋购物。

市民汪先生:

宁愿花钱买塑料袋

与魏女士不同,成都市民汪先生还是宁愿在购物结束时花钱买塑料袋。他认为,自带还是太麻烦,而且现买最贵也就5毛钱,所以还是买来方便。

跟汪先生有同样观点的市民同样不少,绝大多数人都是因为不方便,因此不愿带环保袋。

市民杨女士:

家里塑料袋越来越多

不过,也有一部分市民坦言,即使自己注意使用环保袋,家里的塑料袋还是会越堆越多。杨女士就是其中之一。

杨女士回忆,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不是临时起意的购物都会自带环保袋,但吃外卖、网购物品还是会产生很多塑料袋,时间长了,跟“限塑令”落地前比,家里的塑料袋反而更多。

调查

“限塑令”有成效

但也面临新困境

塑料袋的使用真的减少了?还是如杨女士的体验那样,反而变多了?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进行调查,发现随着“限塑令”的落地,国内塑料袋的使用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在近些年出现了新的困局。

根据国家发改委2017年发布的数据显示,自“限塑令”落地以来,全国主要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使用量年均减少20万吨,累计减少超过160万吨,节约塑料袋700亿个,相当于节约石油900万吨,标准煤1300多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00多万吨。

也就是说,“限塑令”的落地确有成效。但由于公众环保意识仍不够强,加上互联网兴起,外卖、网购等行业反倒成了塑料使用大户。

有业内人士指出,相比于“限塑令”执行最严格的大型超市和连锁便利店,外卖、网购等群体对塑料袋的消耗量仍然不容小觑。以外卖为例,几乎所有外卖都会使用1至2只提携式塑料购物袋,而这些塑料袋都未显示单独收费,也未列入消费凭证,更不用说其他塑料制品。

专家

单纯禁用不现实

发展可降解塑料是关键

如何破解新的困局?对此,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车振明认为,发展可降解塑料才是最根本的解决方式。

“毋庸置疑,塑料袋确实给人带来很多的方便,即使过半消费者能做到自带环保袋,但只要市面上没有比它更方便的替代品出现,塑料袋就会一直长期泛滥、使用下去。”他说,因此,一味地限制、禁止使用是不现实的,“这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并不会很明显。”

相比之下,发展可降解塑料才是最根源的做法。“这种塑料更环保,一段时间后就可被微生物分解。”车振明说,一旦更环保的塑料袋普及,一般塑料袋的使用自然也会减少。

“目前,可降解塑料已经出现,但成本依然很高,下一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完善技术,将成本控制在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他说,再辅以环保知识的普及,让更多的人去使用可降解塑料,就能实现方便与环保双赢的局面。

(原标题:限塑令落地10年,塑料袋减少了吗?)

新闻推荐

8日起成都企业名称可自主申报

□本报记者李国华开公司不用再跑工商登记窗口申请名称,更不用提交纸质申请材料,只要点点鼠标,足不出户就可完成企业名称的自...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风过宽窄巷2018-10-10 00:00
猜你喜欢:
评论:(限塑令十年家里塑料袋越来越多 专家:单纯禁用不现实)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