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成都市正大力支持新经济发展,新经济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然而,对于大部分新经济企业而言,在成长初期,因缺乏抵质押资产、体量小、利润低、抗风险能力弱,融资难困境依然存在。近日,记者从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获悉,为解决这一问题,高新自贸试验区在全国首创“党建增信”融资模式,创新新经济企业融资评价方式,帮助新经济企业更好地通过信贷审核,进一步缓解新经济企业融资难问题。
建立“一库、一池、一会、一办”运营模式
记者了解到,“党建增信”融资模式由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以下称“盈创动力”)负责运营。据成都高投盈创动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黄悦介绍,该模式主要是将申请贷款企业的党建情况纳入目前运营的“成长贷”、“新创贷”、“壮大贷”等政策性产品贷款评价模型,在原有的评议指标基础上,增加“党建增信”指标对企业进行加分项评议,通过“党建”对企业进行增信,同时引导银行、担保等金融机构将“党建增信”与知识产权、股权、商标专利等一起作为有效反担保措施,帮助新经济企业更好地通过信贷审核,进一步缓解新经济企业融资难问题。
“党建增信”具体如何操作?具体来说,是按照“四个一”,即“一库、一池、一会、一办”模式运营。据黄悦介绍,“一库”是建立“基层党组织”新经济企业库,主要针对新经济企业中建立了党支部组织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重点给予信贷支持。“一池”是指风险准备金池,即政府建立风险准备金,缓释银行、担保等机构的风险,降低小微企业融资门槛和成本,银行再对资金池放大10倍,缓解小微企业资金问题。“一会”就是项目评议会,成都高新区将定期组织技术专家、市场专家、风投专家、信用专家等专业人士召开评议会,形成项目评议机制。“一办”即管理办公室,承担“党建增信”企业的推荐和日常服务工作。
为130家企业项目申请贷款金额7.3亿元
“党建增信”融资模式的引入,有效促进了党的建设和企业信贷融资的有机融合。让企业融资由“难”向“易”转变,同时也使企业的党建积极性由“低”向“高”转变。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高新区共召开政策性产品“党建增信”融资项目评议会11次,为130家企业评议项目申请贷款金额共计7.3亿元,评议企业中有71家企业获得“党建增信”加分。其中,政策性贷款产品的“党建增信”业务累计为区内41家企业提供了超2.4亿元规模的债权融资。就在不久前,9月25日刚刚进行了一次项目评议,共有16家企业参与其中,技术专家、信用专家对企业的技术、市场、信用、党建情况进行了现场评议。
黄悦表示,引入“党建增信”融资模式,建立新经济企业库、风险资金池,摸清企业的基本情况,可降低非公企业融资门槛、融资成本和抵押物要求,着力帮助党建工作优秀的企业通过相关指标得到信用加分,提高贷款成功率,并享受银行基准利率和政府贴息等普惠金融服务。此外,“党建增信”融资模式的介入,也得到了银行的高度认同,缩短了获得“党建增信”加分企业的融资时间和成本。
“比如说,成都华迈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在10天内获得成都银行信贷放款,较过去缩短20天;四川赛狄信息技术股份公司等企业的融资成本为4.35%的基准利率,较过去的融资成本降幅超过10%。”他告诉记者,通过党建增信的企业,银行可以开辟绿色通道,做好提前沟通,确保企业放款。成都晚报记者 罗斯
新闻推荐
建设活力武侯 助推“文创武侯·智慧城区” 武侯区第六届运动会暨第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圆满落幕
武侯区第六届运动会暨第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圆满落幕11月16日下午5时许,随着女子小学组4×100米接力赛的发令枪响起,武侯区...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