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代表着可以为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付出行动;步入古稀之年的老人更是可以美美地享受生活。然而,家住合作街道晨风社区金色海伦小区的72岁老人冯学金,退休后比上班更忙碌,照顾独居老人、组建院落艺术团、参加社区活动,近20年如一日,早出晚归。
勤奋自律
做平凡又不平凡的人
组织金色海伦艺术团元旦演出、参与老年知心热线志愿慰问活动、组织参与失独老人集体活动……元旦小长假本是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的好时光,但这位有着近50年党龄的党员志愿者冯学金,为了让更多老人过得开心幸福一直忙得不可开交。“我喜欢忙,忙点好,过得充实嘛。”谈及自己忙碌的退休生活,冯学金显得很平淡。她说,一辈子忙惯了,每天不做点事,心里总是空落落的。
“我就是一个爱操心的命。”冯学金家中有兄弟姐妹7人,可能是家中长女的原因,自小懂事,从小就承担起给弟弟妹妹做饭的任务。“1963年全国上下学习雷锋,当时对雷锋的认识很简单,就是平凡的人也能对社会做出贡献。”冯学金回忆,正值16岁的她便到邮电局当报务员,工作非常认真努力,同时积极参加青年突击队的工作,第二年正式成为一名共青团员。因表现优秀,70年恢复发展党员,她首批入党。
“入党后,随时能感到党旗在心中飘。”冯学金说,由于身份变得与众不同,因此工作更加卖力,不甘人后,主动加班工作。一心想以身作则,与党靠得更近,做一些小人物该做的事。多年来,冯学金不改初衷,凭良心做事,默默做一个平凡又不平凡的人。
你说我听
凌晨为独居老人安排生日会
“多了一个身份,就应该多一份付出。”冯学金常这样告诫自己。她始终以一名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1996年,冯学金又和爱人一道参与了团市委组织的“中国志愿者”宣誓仪式。“志愿者的身份就是老百姓帮助老百姓,帮助更多身边的人。”冯学金说上班工作忙,退休后时间充裕,现在要把志愿服务作为人生第二职业,全力以赴。
提起冯学金,很多读者不认识,但成都老年知心热线义务助老协会副会长这个身份大家都很熟知。在关爱独居、空巢老人的基础上,2014年9月,冯学金带领着一群和她一样有着一颗热爱公益的人,筹建并成立老人关爱中心。4年多来,关爱中心帮助了500多名独居老人走出阴霾。
“我们的志愿者首先要学会倾听,‘你说我听’。”冯学金回忆,2017年9月的一个凌晨2点,她睡梦中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电话那头的老人一字不语,却泣不成声,足足25分钟。之后,老人用了40分钟讲了自己的悲情故事。原来,老人自孩子离开15年来,从未过一次生,那天是老人60岁生日,想听人唱一首生日歌。65分钟时间,冯学金只说了一句话,“我答应你,明天一定为你唱生日歌。”
放下电话,冯学金立即汇报给领导,安排志愿者为老人庆生一事。当日中午11点,100余名志愿者,带着大蛋糕,为那位独居老人齐唱生日歌。为了给更多独居老人过生日,近两年来,每月1号,关爱中心为当月过生的独居老人集体过生。冯学金说,很多独居老人缺少发泄的空间,酗酒抽烟,甚至变得自闭、抑郁。在关爱中心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这些老人慢慢走出来,纷纷成为关爱中心的一员,其中也包括那位深夜打电话的老人。
善解人意
为小区老人送去温暖带来活力
冯学金自幼有一颗善解人意的心。搬家到金色海伦小区后,冯学金注意到小区来自全国各地到此养老的老人,时而在小区独坐,时而发呆,眼神中透着孤独。“大家需要一个互相认识交流的空间。”冯学金先后给开发商写信、向社区申报,找物管,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终于为小区老人申请到一个几十平米的活动空间。她组织邀约小区老人一起活动,大家各展所长,一起唱歌、跳舞、讲养生、交流书画、聊生活等。
为了让更多老人参与其中,冯学金在小区先后组织成立“老人互助组”、“金色海伦艺术团”、“金色海伦夕阳红”、“金色海伦爱心互助组”等。同时,成立了器乐、舞蹈、旅游等7个兴趣小组,各小组分时间段集中学习交流,每周还会组织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原来总想着回老家的老人变得开朗,足不出户的老人走出家门,害羞的老人走上舞台,纷纷融于金色海伦大家庭。最让冯学金感到欣慰的是,在他们影响了周边的小区,一些陌生的老人也主动来参加金色海伦小区活动。
本报记者 邓婧 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玺)近日由桃蹊路街道桃源社区主办,成都菁彩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的“美丽桃源·邻里共建”桃源社区第二届邻里...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