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成都29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补齐自然科学奖“软肋” 三大奖种全覆盖

来源:成都晚报 2019-01-09 08:13   https://www.yybnet.net/

成都市科普基地成都生命奥秘博物馆参与编写的科普著作《生命奥秘丛书》(分为《深海鱼影》《达尔文的证据》《人体的奥秘》3册),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四川省32个项目

获得2018年度

国家科学技术奖

西南石油大学参与完成的“凹陷区砾岩油藏勘探理论技术与玛湖特大型油田发现”项目

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

一等奖

四川大学教授杨胜勇团队主持完成的“基于药效团模型的原创小分子靶向药物发现”等2个项目

荣获国家自然科学

二等奖

四川大学教授王琪团队主持完成的“新型三嗪阻燃剂清洁制备及阻燃塑料加工关键技术”等5个项目

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电子科技大学主持完成的“高磁导率磁性基板关键技术及产业化”以及四川农业大学主持完成的“猪抗病营养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等项目

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

二等奖

……

昨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共有285个项目(人选)获奖。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3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7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3项。成都晚报记者从省科技厅和市科技局分别了解到,今年由四川省主持和参与完成的32个项目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数量位列西部第一,全国第六。据统计,成都市29项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主持完成11项,获奖数量超过国家科学技术奖总数的1/10,占四川省总获奖数量的90%以上。

获奖项目涵盖三大奖种 成都市综合科技实力不断提升

据悉,四川省此次获奖项目涉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农业、生物医药等领域,涵盖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大奖种。其中,四川大学教授杨胜勇团队主持完成的“基于药效团模型的原创小分子靶向药物发现”等2个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四川大学教授王琪团队主持完成的“新型三嗪阻燃剂清洁制备及阻燃塑料加工关键技术”等5个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西南石油大学参与完成的“凹陷区砾岩油藏勘探理论技术与玛湖特大型油田发现”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电子科技大学主持完成的“高磁导率磁性基板关键技术及产业化”以及四川农业大学主持完成的“猪抗病营养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等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记者了解到,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和信息、材料、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中国公民。在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中,成都乃至四川并没有项目上榜这一大类奖种。据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国家“减少奖励数量、提高奖励质量”背景下,成都市获奖数量和质量均有所提高,较之2017年获奖数和主持完成数分别增加1项和2项,获奖项目实现涵盖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大奖种,补齐了自然科学奖“软肋”,彰显了成都市综合科技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

西南交大自主研制世界最大边界层风洞 共3个项目获奖

记者从西南交大获悉,西南交通大学主持和参与完成的3个项目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西南交通大学名誉教授钱七虎院士荣获2018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电气工程学院教授高仕斌主持完成的“高速铁路弓网系统运营安全保障成套技术与装备”,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廖海黎主持完成的“大跨度缆索承重桥梁抗风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分别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土木工程学院教授黄国庆参与完成的“大型屋盖及围护体系抗风防灾理论、关键技术和工程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其中,“大跨度缆索承重桥梁抗风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项目在大型风洞试验平台与试验技术、大跨桥梁风振计算方法及气动控制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及突破,自主研制了世界最大、性能先进的边界层风洞,为大跨度缆索承重桥梁抗风设计提供了关键技术装备;还建立了大跨缆索承重桥梁主梁气动外形设计准则,提出了系统性的风振气动控制技术等。项目成果已在国内76座、国外8座大跨度缆索承重梁桥中直接应用,其中包括世界十大悬索桥中的5座、世界十大斜拉桥中的4座,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和国际竞争优势。

此外,成都市科普基地成都生命奥秘博物馆参与编写的科普著作《生命奥秘丛书》(分为《深海鱼影》《达尔文的证据》《人体的奥秘》3册),此次同样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据悉,该丛书以脊椎动物为主线,以达尔文进化论为导引,通过专业的摄影,将利用生物保存科技创新成果-生物塑化技术-保存制作的大量海洋、陆地脊椎动物和人体标本生动地呈现给读者,展示了脊椎动物和人类的同源器官、同功器官和痕迹器官的演化,全面系统地讲述了脊椎动物进化的比较解剖学证据,展现了人体的奥秘以及脊椎动物的进化与演变的历程。

成都晚报记者 叶飞鸿

图据成都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

新闻推荐

用警察吓唬小孩,并不明智

日前,某短视频平台上有人扮演警察,吓唬“不好好吃饭的”“到点不睡觉的”孩子们说要把他们“抓走”。视频被热传,不少家长觉...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成都29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补齐自然科学奖“软肋” 三大奖种全覆盖)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