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走向世界的名片,是城市参与全球合作的核心竞争力。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成都市召开了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动员大会,明确提出对标国际一流,全面改革创新,以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推动成都走向世界。
“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拥有一流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市口岸物流办相关负责人称,市口岸物流办将以构建畅达全球国际通道、打造优质口岸功能服务、提升全程物流效能三大工作着力点,积极推动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
首先,是以国际视野谋划战略通道建设。目前,成都已开通国际(地区)航线114条,国际航线网络已畅达全球五大洲;国际铁路班列四向拓展已至24个境外城市,覆盖泛欧泛亚的全程物流体系基本建立。接下来,将继续加快布局以成都为网络中心的“48+14+30”国际航空大通道,力争年内新开通成都至罗马、伊斯坦布尔、芝加哥等5条以上国际定期直飞航线,形成覆盖全球的国际航空干线网络,提高到G20国家等商务城市、新兴市场和全球旅游目的地的航班密度,实现至全球门户机场“天天有航班”目标。同时,加快打造以成都为战略支点的“7+5”国际铁海联运大通道,优化国际班列“四向拓展”网络布局,完善班列运营机制和运输组织方案,通过丰富班列产品、提高运营时效、加强营销揽货和创新服务模式等举措,提升成都国际班列综合运营服务质量、市场化运作水平、国际竞争能力和品牌优势。
其次,是对标国际一流打造口岸功能服务。去年以来,成都的口岸平台布局不断优化,天府新区成都片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成都高新西园综合保税区相继获批建设,建成青白江陆运粮食指定口岸,双流空运肉类指定口岸建设加快推进。接下来,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构建一流口岸环境,在已有三大口岸、两大综保区、三大保税物流中心和九类特殊商品进境指定口岸功能基础上,推动成都高新西园综保区、天府新区成都片区保税物流中心、青白江陆运粮食指定口岸和双流空运肉类指定口岸年内验收投运,申报设立成都国际铁路港综保区,为开放型经济集聚发展提供更好平台载体支撑。同时,全面推广应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提升口岸通关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航空口岸“7×24小时”通关服务水平,全天候保障国际航班、国际旅客和进出口货物实现“随到随检、快速通关”。
第三,以供应链思维提升全程物流效能。加快构建以成都为组织中心的多式联运体系,推行“多通道跨境、多口岸过境”的复合联运模式,构建以“物流枢纽、国际通道、立体口岸”为核心要素,贯通欧亚、连接全球的国际多式联运体系。加快国际铁路港和国际航空港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整合,构建满足全球采购、分拨配送的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研究出台促进现代供应链创新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打造有利于供应链发展的营商环境。支持全球制造、贸易、物流企业以及供应链采购分销企业在成都设立总部基地或分拨中心,推动成都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和供应链链主企业平台化发展,建设供应链总部基地。搭建高效、柔性、低成本的全球配送网络,打造服务全球制造型企业和面向泛亚的区域分销型企业配送枢纽,构建服务“一带一路”的供应链资源配置中心,全面提升国际供应链服务保障能力。
本报记者 杨富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肖正东通讯员谭婷)1月19日,兴业银行在成都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正式推出家族财富管理品牌“兴承世家”,并发布私人...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