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因沟通不畅,报警成难事 一位成都听障者的无声困惑

来源:四川法制报 2019-03-26 06:08   https://www.yybnet.net/

唐怡的病情证明书

唐怡与对方达成调解协议民警建议:请身边人帮忙报警求助 相关人士:信息无障碍建设任重道远

本报记者 蒋京洲

因遛狗时与人争执冲突,造成听障人士唐怡(化名)右手骨折。在求助路人不得的情况下,唐怡自己拨打110报警,却因口齿含混的缘故未与警方成功沟通。虽然唐怡19日拿到了一次性赔偿医药费,但这一偶发的事件还是令她感到后怕:由于听障人士电话报警的实际困难,以后遇见紧急情况时能否及时告知警方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

对此,成都市公安局民警表示,除电话报警外,市民还可以使用微信报警、短信报警、直接找民警报警等形式通知警方。对于如何满足听障人士的报警需求这一问题,民警建议最好还是请身边人帮忙报警。而湖北省武汉市聋哑人罗小侃则思考得更多:许多人对于无障碍建设的理解仅限于出行无障碍设施,但对于听障人群来说,信息无障碍建设同样重要。

与人冲突听障人士报警失败

7日,记者联系到家住十陵立交附近的成都市民唐怡。因幼时抗生素中毒失去听力,唐怡通过后天训练勉强能通过语言与他人交流。通过认读唇语和纸笔交谈,唐怡为记者讲述了事发的情形。

2月19日晚,唐怡出门遛狗。“作为一级听力残疾人,我只能通过助听器分辨自己的声音,日常生活则需要靠辅助犬帮忙。”唐怡告诉记者,诸如手机响了、有人敲门、水龙头没关这些小事,都需要辅助犬的提醒。当晚10点左右,在家附近的马路上,唐怡的辅助犬与另一对夫妇的两只小型犬在路上相遇并打闹。双方在拉开狗的过程中发生争执冲突,扭打在一起。致唐怡右手臂遭到击打,当场红肿。

见状,唐怡立刻向路人求助。把自己的手机交给路人,并称自己是听障人士,希望对方能帮助她报警,但遭到拒绝。唐怡推测,应该是路人见她能说话,所以不相信其听障人士的身份,不愿意帮她报警。无奈,唐怡只得自己拨打110报警。电话中,唐怡反复向接线员强调自己是听障人士,希望能够通过短信进行沟通。可能由于周围环境嘈杂和唐怡因长期失聪而语音表述有些口齿含混的缘故,在连续拨打数个电话之后,唐怡依然未收到来自警方短信联系,也未能收到报警成功的短信提示。

当晚12点,唐怡自行前往其所在地辖区派出所,向派出所民警报案并做笔录。

警方建议遇险时向身边人求助

12日,唐怡从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取得鉴定结果。鉴定唐怡右桡骨远端掌侧缘不全骨折,属轻微伤。19日,唐怡与对方达成调解协议,当场一次性获得医药赔偿费7000元。

此次的报警经历,也让唐怡感到后怕。她认为由于报警不及时,致使部分证据无法保留。更担心以后遭遇侵害时,缺乏及时有效的报警手段来保护自己。唐怡对记者表示,语言能力有障碍的残疾人通过电话报警过于困难,而成都市现有的微信报警需要填写报警内容、案发地点、联系方式等内容,过于繁琐。难以满足紧急情况下的要求。

现有的报警方式有哪些?听障人士在遭遇侵害时,如何有效报警保护自己?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联系了成都市公安局进行采访。民警告诉记者,在电话报警、微信报警不方便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发送短信到12110加区号的方式报警。这样短信就会及时发送到其选择的地级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报警人也能更快地得到警方救助和帮助。但他同时坦言,短信报警只作为110电话报警的补充,是一种辅助性报警求助方式,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还是拨打110电话向警方求助。对于听障人士的报警需求问题,民警建议,最好还是请身边人帮忙报警求助。

一种设想建立残疾报警绿色通道

唐怡把她的遭遇告诉了自己的朋友,通过网络的传播引起了更多听障人士的关注。罗小侃就是其中之一。与唐怡的情况相似,罗小侃也是听力一级残疾,但能通过认读唇语发声。在过去的十多年中,罗小侃一直在为听障人群争取权益,其建议曾被写入武汉市工作报告2016年要落实的“十件实事”中,得到众多残疾网友点赞支持。

罗小侃告诉记者,对于听障人群报警的问题,尽管目前公安机关开发了具备报警功能的一些小程序和APP,但并未针对残障人士作出优化,在及时性、易操作性等方面都有所欠缺。罗小侃认为,可以在现有的平台中接入残疾人报案的绿色通道,提供身份证、残疾证认证来确保报警资源不被浪费,并预设报警选项如短信一键报警、视频一键报警等,通过调取设备的定位、录音、录像等权限,及时将残疾人遭受侵害的实施情况传递给警方,在紧急时刻为残障人士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

在罗小侃看来,听障人士报警求助的困境是我国当前信息无障碍建设缺失问题的缩影之一。罗小侃认为,如今,科技的发展给了残疾人以往难以想象的便利生活,也给当下信息无障碍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注重信息无障碍建设,既是保障听障等特定群体残疾人权益的要求,同样也有利于提高残疾人生活自理能力,减轻对于家庭的负担。

任重道远信息无障碍引发关注

成都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廖国龙表示,在整个残疾人群体中,聋哑人、盲人的比例并不低,但因其自身表达能力受限,因此其需求常被忽略。

廖国龙认为,信息无障碍建设关乎他们平等参与社会公共生活、享受社会基本服务的权利,一些特定时候更关乎人身安全。像报警这类的公众服务,是以全体公民为对象,自然不能将残疾人排除在外。但事实是,目前信息无障碍建设还不够完善,特别在一些窗口单位,听障、视障残疾人想要独立办事依然比较困难。

另一方面,对于信息无障碍建设的重视早已有之。在2011年颁布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就指出了建设无障碍环境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加强信息无障碍建设。而在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也关注信息无障碍问题。他认为,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信息无障碍水平尚有一定差距,影响了残障同胞等弱势群体奔小康的进程。突出表现在相关法律法规已经颁布,但落地力度不足、保障细节尚未出台。

记者注意到,《中国残疾人事业研究报告(2018)》蓝皮书和中国残联等机构发布的数据指出,我国现在残障群体人数已经超过8500万,视障群体人数已达1700万,听障人群超过2000万。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强,信息无障碍建设所惠及的人群将会越来越多。新闻链接聋哑人办证沟通不畅 民警来帮忙

3月19日上午,温州永嘉县瓯北派出所窗口来了一名男子,他进门后径直走到出入境业务办理窗口。当窗口的工作人员问他需要办理什么业务时,他一直默不作声只是用手比划。工作人员却一脸迷茫,完全不懂他的意思。男子见状后越来越紧张,双手比划的速度更快了。此时,略懂手语的民警赵梦凡看到了这一状况,用手语询问他:“你好,请问你需要什么帮助吗?”该男子见有民警会手语,他欣喜若狂,急忙用手语回应:“我想办理业务,你能帮助我吗?”

经过一系列的手语交流后,赵梦凡知道了该男子的大致信息,他姓滕,永嘉人,是一名聋哑人,今天来派出所办理护照。赵梦凡考虑到滕某的特殊性,于是耐心地与他进行交流并全程陪同他办理,大约过了15分钟就完成了整个办理流程。证件办理完成后,滕某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准备离开时滕某还一个劲儿地朝赵梦凡竖起大拇指,手语的意思是“谢谢”。 永嘉新闻网

新闻推荐

发布“不限购”“不摇号”的 协助买卖双方签阴阳合同…… 32家房企、中介被通报处理

记者从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2019年3月11日至3月15日,市住建局组织各区(市)县住建行政主管部门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房地产...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变成老灵魂2019-03-26 00:00
猜你喜欢:
评论:(因沟通不畅,报警成难事 一位成都听障者的无声困惑)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