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成都 今日新都 今日温江 今日双流 今日郫都 今日简阳 今日彭州 今日邛崃 今日崇州 今日金堂 今日大邑 今日蒲江 今日新津 今日都江堰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今日成都 > 正文

文学之美抚慰现实之殇阿来成都分享《云中记》:“让道路笔直,让灵魂清静”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9-06-03 04:01   https://www.yybnet.net/

文学之美抚慰现实之殇 阿来(中)在成都分享新书《云中记》。

阿来新书《云中记》。

阿来首度书写大地震题材的长篇小说《云中记》,自5月出版后,在北京举行过两场分享会,得到李敬泽、邱华栋、施战军等众多一线评论家的高度赞扬。6月2日晚,阿来携新书在成都文轩BOOKS书店,与家乡四川的读者深度交流。除了分享写作,阿来还亲自朗读了书中片段,深有感染力。

“文学不只是讲故事”

阿来用诗意文笔“治愈灾难伤痛”

阿来平时情感偏于坚强风格,并不轻易流泪,但2018年在纪念大地震十周年悲哀的鸣笛声时,阿来百感交集,留下男儿泪,“在书桌前,写下‘云中记’三个字后,有那么十几分钟,我的确泪流满面。”在莫扎特《安魂曲》的陪伴下,阿来顺利地写出20多万字《云中记》。

小说写的是大地震,但又不仅仅是在写大地震。阿来思考的是,人如何面对灾难,人应该如何面对生死。“我发现,很多人对待死亡的态度,主要就是通过短暂的哭天抹地和永久的遗忘这两种方式。我认为这缺少了升华的东西。如果我们对死亡没有形成一个意义,那我们就无法真正安慰到人。活着的人,也无法领悟到更深的存在。”20多年前,阿来阅读英国哲学家培根一本书,对他影响很大,“大概意思就是说,人们应该学会凝视和沉思死亡,形成圣洁和前进的感觉。”

“用歌唱,用祈祷。用祈祷歌唱。让道路笔直,让灵魂清静。”“歌唱像是森林在风中深沉的喧哗。岩石在听。苔藓在听。鸟停在树上。鹿站在山岗。灵魂在这一切之上,在歌声之上。”《云中记》内的主题背景关涉灾难和死亡。但整个小说读起来并不压抑。因为阿来用诗意的文笔,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慰藉和治愈感。文笔的轻盈与题材的沉重,达到一种平衡。”阿来说:“文学不只是讲故事。文学毕竟是语言的艺术。还是要努力去在修辞上做好。”

“世界是有质感的”

阿来全身心投入“描述山的气味”

读《云中记》,似乎能闻到阿来描述的山的气味,能看见村庄里的植物、花朵,以及了解很多自然学知识。比如“他在自家楼顶平台上,把带着些微湿气的树皮和枯叶晒干。树皮和枯叶在阳光下散发着浓烈的柏香。阿巴坐在这些香气中间,望着云中村,望着云中村四周的田野。“小桃子毛茸茸的。青绿的李子和樱桃脆生生的。”这样的句子在《云中记》中多处可见,清新自然。

在阿来看来,身为一个作家,要想真正“进入”和“表达”一个地方,一定要打开身体多种感官,全身心投入之中感受,而不只是从概念到概念的判断层面。”苏东坡说,“目遇之而成色,耳闻之而为声。”在阿来看来,苏东坡的观点在现代写作中依然有效。“世界是有质感的,有声音,有形状,有气味。所以我们进入这个世界里,就我来讲,我是全身心打开,我是首先感受才产生想法。现在很多文字无趣,仔细分析语言确实没有什么问题,重要的症结就在于没有细微的感受。”

不少作家在成名之后,陷入创作瓶颈之中,久久写不出来好的新作。而作为一线作家的阿来,创作一直保持旺盛状态。阿来说,作家要想保持创作状态,深入真正的生活和关切时代,必不可少,“深入生活,也不是浮在表面,而是带着知识的装备,走向田野,走向大地,走向更大的人群。”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 实习生刘可欣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首个快递员爱心驿站启用 本报“寻找成都最美绿色快递人”主题公益系列活动落幕

儿童主题公益绘画作品吸引市民前来观看最美绿色未来,我们在行动。上周末,在“六一”儿童节这个特别的日子,由成都日报联合成...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文学之美抚慰现实之殇阿来成都分享《云中记》:“让道路笔直,让灵魂清静”)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