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由青白江区司法局制作的《矫正官》在各大视频网站上线,系成都首部以社区矫正为题材的微电影本报记者 夏菲妮 文/图
连续4年被成都市司法局表彰为“服务民生维护稳定先进单位”、在全市率先与司法部100%对接社区矫正五大基础数据……诸多成绩与荣誉的背后,凝聚着成都市青白江区司法局的努力与付出,彰显了敢尝试、善谋划、勤落实的精神。今年以来,青白江区司法局继续发扬敢于创新的精神,制作了一部微电影,让矫正工作“走进”千家万户。与此同时,区司法局善谋划强落实,开展了“学法律爱祖国奔新生”主题教育活动,为社区服刑人员点亮心灵之光,助力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安全稳定。
制作好一部微电影
让矫正工作走进群众视线
刘某原本在一家国企担任中层管理人员,却因酒后驾车成为社区服刑人员,如今在高墙之外救赎心灵获得重生……这个故事出自微电影《矫正官》,源自真实案例。《矫正官》由青白江区司法局制作,是全市首部以社区矫正为题材的微电影,今年7月在各大视频网站上线,一经推出,便引起广泛共鸣。“看了《矫正官》短片后,感觉到了他们的责任和背后艰辛的付出,让社区服刑人员懂得了更多的法律知识,使他们真正地做到反思昨天,迎接今天,走向明天。”一名网友在视频下方留言道。
电影讲述故事,故事展现工作。通过这部影片,社区矫正工作得到了较为完整地展示,特别是信息化建设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影片中,矫正官通过“黑科技”,发现了刘某好友替刘某参加线上学习,当矫正官找到刘某好友时,刘某好友十分意外。原来,这项“黑科技”是成都市社区矫正“新我”在线教育云平台(以下简称“新我”云平台)的人脸识别功能,专为检测学习人员是否为社区服刑人员本人。据介绍,除了人脸识别技术,“新我”云平台还提供了定位监管技术、大数据管理技术,对社区服刑人员可进行定位轨迹数据记录,实现了社区服刑人员学习教育可量化、可跟踪、可考评。同时,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还能通过该平台“边学边考、限时完成”,及时提升业务技能水平,补充完善社区矫正工作相关知识信息。据悉,全区目前已有588人使用该平台完成了教育学习任务,受到了司法所干警和社区服刑人员的普遍好评。
“新我”云平台只是推动全区矫正工作信息化建设的一隅,据青白江区司法局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科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按照司法部“数字法治智慧司法”和司法厅、成都市司法局“五年三步走”规划要求,区司法局矫正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创新发展和统筹协调,使该局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走在全省前列。今年3月12日,区司法局代表四川省县级司法行政部门接受司法部的检查,工作成效得到检查组组长司法部社区矫正管理局副局长刘晔的高度肯定。
《矫正官》仅仅展示了社区矫正工作的一小部分,据介绍,今年以来,青白江区司法局还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开展了“学法律爱祖国奔新生”主题教育活动等,均取得较好效果。
开展好一个主题活动
让社区服刑人员心灵得到净化
“我一定好好改造,坚守法律底线,早日回归社会。”9月10日上午,在青白江区司法局祥福司法所组织辖区社区服刑人员开展的“学法律爱祖国奔新生”主题教育第二阶段活动结束后,社区服刑人员陈某说道。据悉,当天的活动包括讲红色故事、唱红歌活动和看红色电影3个内容。在积极的故事中,在昂扬的歌声中,在动人的影片中,社区服刑人员纷纷落泪,表示要倍加珍惜当下的生活,好好回归社会。
青白江区司法局祥福司法所开展的活动只是全区活动的一个缩影。据介绍,今年8月,区司法局下发了《关于在社区服刑人员中集中开展“学法律爱祖国奔新生”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分步骤、分时间段明确了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8月,主要开展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和开展宪法、劳动法、时事政策学习活动;9月,主要开展讲红色故事,讲筑梦故事,讲身边故事等活动;10月,主要开展观看红色电影和阅读红色书籍,“比一比、表心迹”知识竞赛和“我爱我的祖国”中国诗词朗诵大会等活动。
线下活动和线上活动同时推进。活动期间,“新我”云平台适时推出了宪法、国旗法、国徽法、国歌法等法律和红色经典影视作品等专题栏目,同时将其作为必学科目纳入社区服刑人员日常监管考核。截至10月底,全区共开展了52起活动,组织了社区服刑人员1300余人次参加活动,顺利完成国庆70周年期间的安全稳定工作。
据悉,近年来,青白江区司法局坚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主线,发扬“敢想、善谋、勇为、争先”精神,全面提升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水平和科技应用能力,实现了线上线下一体展开、人防技防同步实施、监管服务有力有序。截至目前,青白江区司法局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222名,现有在册社区服刑人员237名,其中假释1人,缓刑230人,暂予监外执行6人,无虚管、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情况的发生。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嵘)日前,市交通运输部门联合市人社局、总工会等单位,对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德简段项目、德都段项目农民工工...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