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产业发展,现实中常被加氢站建设“拖后腿”。近日在成都举办的2019年西部先进金属材料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潘复生大胆预言,未来的氢能时代,或将不再需要建设加氢站。“氢燃料,也可以做成像干电池一样的固态产品,杂货铺、超市随处可买。”
他的依据,来自全球对镁及镁合金的最新学术研究动态。镁,最初主要用作烟花爆竹原料和还原剂等,而如今,以镁为基体组成的镁合金已在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生物材料等方面大量规模化应用。目前,80%以上的汽车零部件已用上了镁合金。在生物材料应用方面,目前已开发出镁合金骨钉、镁合金血管支架等多款镁合金生物材料和制品,并开始临床试验和小规模应用。
但潘复生认为,镁合金作为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绿色金属材料,最有“钱景”的领域,还在能源应用领域。“技术一旦突破成熟,将带领镁产业由目前的百亿级直接升级为万亿级。”
镁合金储能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就是其中之一。“把氢放到镁中去,形成镁基储氢合金,就可以实现固体形式储氢,替代目前的液态储存。”他说,镁的储氢能力非常强,镁基储氢合金的储氢密度为气态氢的1000倍、液态氢的1.5倍,并且因其固体储存,所以稳定性和安全性也大大提升。
此外,镁资源丰富,成本只有锂的1/25左右,研发镁离子电池替代目前大范围使用的锂电池,也是前沿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技术研发目前还面临不小挑战。”潘复生说,目前他们已在重庆开始进行相关试验产品的研发。而对四川而言,如何更好结合学术研究前沿推动氢能产业创新发展,值得各方加大研究和关注力度。
新闻推荐
传承天府文化基因聚集高端旅游要素成都市锦江区:文商旅融合发展打造全域旅游典范春熙路太古里商圈美景。锦江区大川巷...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