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成都 今日新都 今日温江 今日双流 今日郫都 今日简阳 今日彭州 今日邛崃 今日崇州 今日金堂 今日大邑 今日蒲江 今日新津 今日都江堰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今日成都 > 正文

上有四老下有俩小,工作还得往前跑 “解锁”二孩家庭五大困扰

来源:白银晚报 2019-12-17 14:49   https://www.yybnet.net/

首批全面二孩已迎来入园潮。在新政实施的3年时间里,二孩家庭过得怎么样?

半月谈记者走访了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呼和浩特的10个工薪阶层家庭,梳理出家长们普遍反映的五大烦心事,幸福中的烦恼,让正处中年的父母压力山大。

烦心事一:

公办托儿所少

入托成为“老大难”

广州媒体行业的吴志慧2017年生下第二个孩子。她说,目前广州0~3岁的托儿所非常紧缺,各方面设施还不错的,月托费都在8000元以上,“相当于我们夫妻其中一个人的收入全部交给了托儿所”。

沈阳市民高怡家住沈阳长白岛地区,很幸运地找到了一个二类惠民幼儿园,俩孩子托费每月4000多元。可是托儿所离家比较远,接送很困难,由于相对便宜,托儿所的硬件条件和餐饮都一般,让她不能完全放心。

而在内蒙古一些城市,想找个条件一般的公办托儿所也很难,这项工作刚刚列入政府的议程。家长只好选择市面上的民办机构,但民办托儿机构缺乏监管,一些家长表示不愿把一两岁的小娃娃放在又贵又没保障的地方。

公办托儿所少、托育机构人员素质低、社会办学质量参差不齐,“入托难”是二孩家庭最大的烦心事。2018年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广州市蓝皮书研究会发布的一项针对广州市0~3岁托幼服务的调研发现,有近六成家长表示想送孩子入托,却难以实现心愿。

烦心事二:

家政市场鱼龙混杂

找到好保姆靠运气

赵庆和妻子都在呼和浩特市一事业单位工作,近几年,夫妻收入的三分之二都交给了保姆:月嫂每月1.2万元至1.4万元,住家保姆每月4500元至6000元。

“能雇到一个称心的保姆,真是靠运气。”家住上海的周敏说,孩子3岁前,她家换了六七个保姆,工作时间最长的9个月,时间最短的不超过一周。上海的家政行情是每月5000元起,一月休4天,法定节假日也休息,如果不休就要按日工资付费。

记者走访发现,家政市场十分混乱,门槛低、培训少、没有监管和约束手段,哄抬价格,大多数保姆都是“4050”人员,甚至“60”人员,人员年龄偏大,不少人仅是小学毕业。她们如果拿了月嫂证、育婴证,价格就会更贵。实际上拿了证,也不见得素质有多高,可能就是多了些新生儿抚触、按摩技能。中介公司对保姆的约束手段也很有限,不少人只要有给更高工资的马上走人。

“打肿脸也得充胖子,二孩家庭基本离不开保姆啊。”周敏说,她请的保姆,有的不讲卫生,有的脾气差,还有的经常暗示自己给她买东西,最受不了的就是刚干一个月就提涨工资。但是只要对宝宝好,很多不那么和谐的地方,家长都会选择忍让;保姆提出要求,只要不太过分,家里都会答应。

烦心事三:

早教培训眼花缭乱

漫天要价没人管

家住成都的唐盈盈与丈夫异地生活,由于上下学没人接送,他们只好把俩孩子一起送到家附近的私立学校,同时还要给孩子上各种培训班,每学期教育经费得6万元。

在北京一家上市公司工作的齐飞说,老大3个月就接受早教了,老二现在快两岁了,什么早教班也没报。“价格都太贵了,什么亲子阅读、亲子游泳,随便一节课都是200元起。养俩不容易,财力吃紧,我也很纠结,要不要全家再紧紧,让老二也上早教课呢?”

一节45分钟的早教课程,少则百八十,多则数百元,一期完整的早教课程更是上万元。令家长忧虑的是,大多早教机构抓住家长重视孩子早期教育的心理漫天喊价,而机构本身师资参差不齐、缺乏规范标准,游离于监管之外。

一些早教机构开在商场、写字楼或小区里,有的虽然装修很新,但有呛人的气味,早教机构也不能出具装修检测报告。早教班的课程令人眼花缭乱,绘画、英语、乐高,以及开发大脑,培训专注力、协调性,情商管理……

至于教师是否有资质,价格谁来规范,家长和孩子的权益如何保障,却陷入九龙治水的局面。根据《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设置管理规定》,申请成立教育培训机构须到教育行政部门申请注册登记,并要在办学经费、注册资金、校舍面积及教学面积等方面符合规定。然而,很多早教培训机构多以教育咨询机构名义向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并在取得营业执照后变相进行教育培训。教育部门对这些机构经营监管没有溯及力,工商部门对教育内容也无监管之权,结果出现谁都可以管、谁都可以不管的局面。

烦心事四:

最怕俩娃同时病

一家人全撂倒

孩子只要健健康康,大人累点苦点还都能扛得过去,就怕一个病了,另一个也病了,全家人会被“吃干榨尽”。在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工作的赵芳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虽然她守着医院,却也会为找个病床而犯难。“儿科医院资源紧缺,感冒高发期,走廊里都加满了床。”

王顺宁在广州一民营企业上班,回想起去年冬天老大老二接连感冒的日子,仍心有余悸。一家人半夜跑医院看急诊,排两个小时的队才看上,孩子爸陪床一晚上,白天继续上班。“全家人被撂倒了,钱包更是被掏空,做几个检查下来就得千八百,住上一周院就得万八千,很多药物不在医保的报销范围内。”

内蒙古自治区医保办待遇保障处处长蔡红宇说,我国儿童医疗存在患病率高、就诊率高、保障水平低等特点,小病小灾一般家庭还能承受,一旦遇到重大疾病,二孩家庭的压力会更大。尤其是儿科医疗资源短缺且不均衡,导致儿童大病异地就医非常普遍,报销比例进一步降低,建议国家相关部门针对儿童建立大病补充保险,切实采取措施提升儿童重大疾病保障救助水平。

烦心事五:

上有四老下有俩小

工作还得往前跑

第一批二孩家庭,夫妻大多是80后或70后,正是年富力强干事创业的年纪,可是来了二孩,上有四老下有俩小,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受到很大影响。

四川一家大型企业的副总经理任昀说,她生老大时产假休了一个月就来上班了。37岁生老二,也只休了3个月就回去上班了。尽管是二孩妈,她依然是个工作狂,频繁加班出差,只好把孩子交给保姆,现在孩子跟保姆比跟她要亲得多。

沈阳市民张皓,一年多前买了张简易折叠床放在办公室,中午能休息一下。“说心里话,要二孩有点后悔。社会配套保障跟不上,自己有些吃不消。”他说,前些年主要靠双方父母带老大,现在他们夫妇开始自己带两个孩子,生活瞬间变得急慌忙乱:每天6点半出门,送老大上学,回来送老二上幼儿园再上班。下午5点左右再逐一接两个孩子。晚上,妻子陪老大写作业,或上培训班。自己带老二,陪玩、讲睡前故事。他期待未来可以有完善的社会保障,看病、上学、养老等保障网编织得更严密,才能让人敢生、生了不后悔。

(半月谈记者 张丽娜 郑天虹 王莹 董小红)

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新增病区,护士和小病人互动交流。刘喜军 摄

广西南宁市兴宁区卓越幼儿园亲子马拉松比赛在该市那考河湿地公园举行。萌娃们和家长在4公里的竞速比赛中,同心协力。周华 摄

新闻推荐

乌蒙欢歌高铁来 成都至贵阳高铁顺利通车

12月16日,在贵阳北站,C6008次列车乘务员在出发前和身着彝族服装的演员共同迎接旅客。(新华社发)12月16日,一列动车组列车从成...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上有四老下有俩小,工作还得往前跑 “解锁”二孩家庭五大困扰)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