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成都 今日新都 今日温江 今日双流 今日郫都 今日简阳 今日彭州 今日邛崃 今日崇州 今日金堂 今日大邑 今日蒲江 今日新津 今日都江堰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今日成都 > 正文

成都永陵博物馆开放四十周年 1979-2019

来源:成都日报 2019-12-20 03:47   https://www.yybnet.net/

成都永陵博物馆永陵建于公元918年,是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归葬之所,所以也被本地百姓亲切地称为王建墓。王建墓在1940年修防空洞时被发现,冯汉骥先生1942年带领四川博物院筹备处在此进行了我国首次针对帝王陵寝的科学考古。1961年王建墓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永陵从建成到现在已历经1101年,如今的成都永陵博物馆正是依托这座千载帝陵而设,是国内屈指可数的位于城市中心区域的古墓葬类博物馆。永陵自1979年元旦正式对公众开放参观,40年间的发展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成都古遗址保护与城市环境建设相互促进的城市发展理念。

秦昕 刘仕毅

开放的文管所 (1979-1989)

在各行各业欣欣向荣的时代背景下,王建墓文管所于1979年元旦正式开始对中外游客开放参观,并举办“前蜀文化与王建墓文物陈列”。这是王建墓从单纯的文物保护单位开始向公共文化机构转变的重要标志。1982年我国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相关条例日趋完善,文博事业也随之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在这样的氛围下,王建墓也在为成立博物馆做着积极准备,在1980年至1985年期间先后征地达21000平方米,并修建了园林保护区、外宾接待室、茶园等服务性设施。同时,为了改善王建墓地宫长期以来的渗水问题,在国家文物局支持下开展“王建墓冢土防渗工程”,于1989年对王建墓进行了规模浩大的揭顶维修,增设排水和通风设施,力求改善地宫内环境。

向博物馆蜕变 (1990-1999)

步入上世纪90年代,国家对博物馆的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重点要提高博物馆的质量和整体水平。1990年,王建墓地宫综合治理维修工程完工,王建墓博物馆正式设立,各项工作随之更上一层楼。在政策的引导下,王建墓博物馆在整个90年代可谓成绩斐然。1991年主办的“前后蜀历史文化与学术讨论会”有来自全国各地专家学者近百人参加,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五代十国学术研究的发展。1992年至1993年间,建成了“蜀永楼”陈列馆,并推出“永陵文物暨前后蜀历史陈列”,该陈列不局限于单一的遗址和时间段,重视了历史的延续,广受好评。

王建墓博物馆不仅重视自身的建设,还为提升其社会效益而努力。1995年,永陵新建大门落成,博物馆面貌焕然一新。1998年,“王建墓博物馆”更名为“成都永陵博物馆”;1999年,原“抚琴东路”亦随之更名为“永陵路”,进一步拓展了永陵的知名度,永陵也成为成都的一座名副其实的文化地标。

新世纪的新机遇 (2000-2009)

进入二十一世纪,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2001年,进行陵前石刻增补恢复工程,进一步还原历史风貌;2002年,举办“永陵考古发现6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2004年,启动“成都永陵博物馆总体保护及发展规划”修编工作,提出了永陵未来文物保护和合理利用兼顾的发展设想;2005年,联合四川博物院举办的“国宝回家——永陵出土文物精品展”,二十天内吸引数万观众前来参观。同年,成都市物价局核准的20元门票价格,永陵一直沿用至今,再未增加。

随着城市的扩建,新的考古发现层出不穷,博物馆又迎来了建设高潮,2008年我国博物馆总数达到2970座。作为五代十国时期历史遗存代表的永陵博物馆也着手准备升级更新。2008年,在成都市政府的总体规划下,永陵博物馆及周边开始了全面拆迁改造工程。2009年,永陵园林保护区率先完成改建并向公众免费开放,成为附近社区居民日常休闲的好去处。

“焕然一新”的永陵 (2010-2019)

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更是科技加速发展的时期,永陵博物馆迅速面临设施老化的问题。历经5年的艰苦奋斗,焕然一新的永陵博物馆于2015年底全面恢复开放。不论是遗址保护还是陈列展示,这一次的提升更加重视对原貌恢复和历史场景的复原。地宫保护展示工程全面完成,恢复了墓冢封土,增加了下穿式甬道和封闭式玻璃廊道,减小了外部环境对地宫内部的干扰,有效改善了文物保护环境的同时也提升了参观体验。全新的综合馆外观简洁时尚,内部功能齐备,全年向观众免费开放。全新的“前后蜀历史文化”展览,在以“物”为基础的陈列中增加了投影、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展示方式,更拉近了观众与历史的距离,营造出富有诗意、轻松有趣的参观环境。永陵博物馆自重新开放以来,已举办各类临时展览24场,并定期举办“永陵沙龙”“永庆雅集”“永平学堂”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文化活动,邀请广大观众免费参加。

在“让文物活起来”的理念指导下,永陵博物馆也积极开动脑筋,深挖永陵蕴藏的音乐文化资源,助力成都“音乐之都”和“世界文创名城”的建设,2018年创作出品的国乐观念剧《伎乐·24》在成都锦城艺术宫演出,轰动一时,反响热烈。该剧在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荣获了国内“走出去”项目视频选拔推介会前十名及优秀剧目奖。主办的“全国五代十国文物信息交流论坛”邀请了全国数十家五代十国时期文物管理保护单位共聚一堂进行学术研讨和资料分享,堪称业内的又一次盛会。2020年1月19日,全新改版升级的国乐观念剧《伎乐·24》将在四川大剧院首演,这部“成都造”的剧目代表着成都音乐文化的根源和城市文化包容的气质,它不仅是一出单纯的国乐观念剧,更是成都音乐文化的多元表达。

【小结】

纵观成都永陵博物馆自1979年正式对公众开放到现在的40年,既见证了改革开放后我国文博事业发展的历程,也被打上了不同时期的烙印,从中还能看到城市发展的缩影。永陵博物馆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不断优化配置,提升自身的社会影响力。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博物馆根据信息新技术和观众需求不断改善将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常态,紧随时代发展步伐,数字化博物馆建设是提高博物馆管理水平、促进其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成都永陵博物馆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未来的挑战。

新闻推荐

成都高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三大举措夯实专项整治工作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杨金祝)为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今年以来,成都高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坚持“让自查更有力度,让督...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成都永陵博物馆开放四十周年 1979-2019)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