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力”小龙虾。
水稻丰收季。□陈世胜本报记者蒲敏
丹山镇是雁江区的重点粮食生产区之一。2018年年底,业主刘利军成立通力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在成资同城化的推动下,该公司与通威集团达成合作协议:拟在丹山镇持续发展2万亩稻渔(虾、鱼)产业。
目前,项目一期已经成功将天池村、康家村、八字墙村连片发展,共流转土地1112亩,在试运行阶段通过稻虾综合种养,实现产值600余万元。
小龙虾+水稻
亩产值将突破10000元
冬季的一块块水田,安静地映射着温暖的阳光。若不是同行的业主一路介绍,很难想到这水面下还藏着“值钱宝贝”。
“这个季节,虾都钻到水下面去了。”通力公司董事长刘利军告诉记者,2019年3月份投放第一批虾苗之后,又种植了一季生态水稻。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优质早春虾的市场价达到了每斤30元以上;夏虾每斤的价格在25元左右;生态水稻精米,交给电商平台的价格为8元一斤。”在试运行的首年便实现了亩产值大于6000元的目标,所有产品的上市都得到了良好的市场反响。水稻能够为喜阴的小龙虾提供栖息之处,小龙虾的粪便也方面直接肥土,整个“共作过程”良性循环、生态环保。
“种植和养殖的全过程都不用药,都是自然的环境中生长的。”虾大、壳薄、肉质肥美;稻米香甜、软糯。刘利军告诉记者,2019年的开门红为2020年稻虾丰产和畅销做好了铺垫。
如今,基地的种虾苗都在水田中自由地生长着。而刘利军在等待来年3月再次丰收的同时,又思考起了如何在2020年通过“生态精米”重拾“丹山大米”的名气和品牌,最终实现亩产值达到10000元的“丰产预想”。
通力+通威
新组合找到产业新方向
刘利军名下的资阳通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针对四川浅丘陵地形特征,为发展浅丘陵稻虾综合种养而组建的专业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它选择与通威集团合作,尝试走一条“公司+集团”“种、养、销”一条龙服务的新型农业发展道路。
“通威集团是一家在全国都很有名气的农业、新能源企业。它不仅有专业的开发团队‘育苗’,也有非常成熟的技术支撑,在成都龙泉还拥有企业自己创办的三联水产品交易中心。跟这样的公司合作,有保障,也不愁销路。”
据介绍,稻虾的种养,只是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起步的一种尝试。未来,通力公司还将跟通威集团一起,共同“解锁”稻鱼、稻鳖等各种新兴项目的合作,把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做大做强。
“2020年,我们还将扩大规模,预计增加土地流转面积1000多亩。连片发展大佛村、田坝村等相邻村,争取实现投产面积3000亩的规模。”刘利军告诉记者,通力公司的终极目标有三个——“持续发展2万亩稻渔基地”“建设‘通力’小龙虾品牌”“再创丹山大米新辉煌”!
资阳+成都
装满农民“钱袋子”丰富城市“菜篮子”
“小龙虾+水稻”“通力+通威”“资阳+成都”,三道加法题给丹山的土地带来了勃勃生机,也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全新的机遇和渠道。
截止目前,刘利军的稻虾综合种养基地已经为在园区务工的农民发放报酬总计26万余元。在他看来,如果没有这个项目的落地,当地老百姓的收入就会凭空减少20多万;被撂荒的土地更没法实现亩产值10000元;当然,成都的水产品市场将失去“通力虾”的添彩,老百姓的饭桌子也会少了丹山大米的健康和清甜。
未来,刘利军和他的团队将铆足后劲,持续干、实在干,在新型农业领域中开拓进取,让农民的“钱袋子”更满,让城市的“菜篮子”更丰富!
新闻推荐
征集活动将按照评审结果给予应征人和优胜规划设计方案一定补偿和奖励,最高补偿和奖励270万元,最终获奖名单预计明年4月底前...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