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郑洋
无论是从遵纪守法的角度看,还是从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看,网约车平台都应加强驾驶员队伍的管理。不给未取得营运证件的司机和车辆派单,强化对司机绕路乱收费的监控和惩处,完善司机评价体系,及时剔除害群之马。
现如今,网约车已经成为了人们出行的常规选择之一,手机APP下单,稍等片刻就有司机来接,下车还能给司机打分,投诉渠道也还算畅通……但是,网约车同样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出在司机身上,比如资质问题成谜,找借口故意绕道,对乘客动手动脚,威胁乘客要求好评等等。
近日,成都市民涂先生就碰到了一件烦心事,他通过网约车平台预约,将朋友从成都火车东站送至双流机场,司机以“三环封路”为由,把20公里的行程绕道多跑成80公里,导致朋友差点错失航班。成都市交通运输局介入调查后,认定当天三环路通行正常,合理路线约22公里。目前,网约车平台已将多收的钱退还给涂先生,成都市交通运输局对网约车平台及个人也开出7.5万元高额罚单。
据悉,涉事司机既没有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其所驾驶车辆也没有办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用句通俗地话说,就是既没有“人证”,也没有“车证”。而这样一位没有网约车经营资质的司机,究竟是如何通过平台审核,顺利上岗的呢?而他究竟开了多久的网约车,受害者恐怕不只一人吧?是其他受害乘客都默不作声、自认倒霉,还是平台根本就没有及时处理投诉举报?如果不是这次绕道行为过于恶劣,在媒体的介入下引发了相关部门的关注,该司机是否仍然还活跃在网约车司机队伍里,继续宰客的生意呢?
早在2016年,交通运输部、工信部等7部委就联合发布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旨在规范网约车经营服务行为,保障运营安全和乘客合法权益。其中明确规定,网约车平台公司应当保证提供服务的驾驶员具有合法从业资格,公司和驾驶员提供经营服务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运营服务标准,不得途中甩客或者故意绕道行驶,不得违规收费。如果公司违反规定,相关部门将按职责责令其改正,并视情节严重程度,处以罚款。在此次成都网约车绕路事件中,违法违规情节严重,当地交通运输局开出高额罚单,既是给涉事公司和个人一个深刻的教训,也是在警示其他网约车平台和网约车司机,别触摸红线。
无论是从遵纪守法的角度看,还是从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看,网约车平台都应加强驾驶员队伍的管理。不给未取得营运证件的司机和车辆派单,强化对司机绕路乱收费的监控和惩处,完善司机评价体系,及时剔除害群之马;如此,方能带给乘客更好的出行体验,也才能帮助平台赢得良好的口碑。尤其在网约车市场快速扩张时期,平台更应当严于律己;若一味地朝“钱”看,陷入利益的窠臼,难免会遭到反噬,追悔莫及。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杨侯思宇文/图)12月17日,成都市总工会、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联合推出“拒绝污染·垃圾分类365”垃圾分类培训...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