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毗邻而居、一衣带水,是东亚三大经济体,互为重要发展伙伴。昨日,作为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一项重要配套活动的第七届中日韩工商峰会在成都举行,而这也是中日韩合作20周年之际举行的重要经贸活动。会上,SK创新公司、三菱、三星以及成都极米科技等中日韩企业代表就“科技引领合作,创新促进发展”和“绿色改变生活,健康和谐发展”为主题开展了两场专题讨论。与此同时,峰会还发布了《第七届中日韩工商峰会联合声明》,强调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提出加强科技创新、绿色环保、健康养护及金融等重点领域合作的具体建议。
全方位交流硕果累累
韩日在川企业达865家
据悉,中日韩合作机制始于1999年,2019年是三国合作20周年。首届中日韩工商峰会于2009年10月在北京举办,之后,又陆续在韩国济州岛、日本东京、韩国首尔以及中国北京举办了五届,成都是国内除北京之外,中日韩工商峰会举办的第二座城市。峰会机制日益完善,三国工商界达成的共识越来越多。包括以下领域: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自贸区建设、国际产能合作、金融、养老、旅游、防灾救助、人工智能、人文交流……
将视线移至中国西南,乘着中日韩合作的东风,四川与韩国、日本的全方位交流结出累累硕果。记者从会上获悉,经贸合作不断深化,目前韩国、日本分别是四川第六、第五大贸易伙伴,去年与两国贸易总额占四川对外贸易总额的13.5%。产业协作持续加强,韩日在川企业达865家,涉及汽车制造、批发零售、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四川现代、一汽丰田、伊藤洋华堂等在川发展顺利。
同时,科技创新逐步提升,中韩创新创业园累计孵化中韩企业47家,在互联网、人工智能、节能环保、动漫游戏等领域搭建了产学研对接平台。四川大学与日本早稻田大学、神户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与韩国中央大学、又松大学建立校际合作关系;人员往来日益密切,四川与韩日缔结友好城市18对,每周往返国际航班达54个,今年1至10月,韩日来川游客人数分别达10.1万人和24.5万人,分别增长33.6%和18.2%。
未来合作空间广阔
要分享成功经验创新合作模式
显然,此次大会为四川与韩日深化交流合作带来了重大机遇。四川是中国的经济大省、人口大省、科教大省和资源大省,拥有6000多亿美元的经济总量和9100多万人口的消费市场。伴随着四川对外开放决策部署的推进,大力实施“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扎实推进“5+1”现代工业体系、“10+3”现代农业体系、“4+6”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着力抓好航空、铁路、公路、航运等开放大通道建设,积极搭建各种开放合作平台,加快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四川已成为中国西部最具活力的投资热土。
对此,中国贸促会会长高燕表示,中日韩各具优势,合作前景广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正为三国合作打开新空间。“我们支持三国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发挥互补优势,以‘中日韩+X’合作模式共同开拓第四方乃至多方市场。同时欢迎韩日企业扩大对华投资,特别是对中国中西部地区投资。”
科技合作、创新发展向来都是促进人类社会重要进步的推手。在随后的专题讨论中,与会嘉宾纷纷表示,中日韩合作未来有广阔空间,要分享成功经验,创新合作模式,在数字经济、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电子商务、绿色产业等领域加强产学研合作,构建共同参与、各获其利的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从2011年至今8年多时间,旷视作为一家以计算机视觉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公司,从最初3个人,发展成为现在接近3000人的中型科技公司,从最初的一行代码到整个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相关领域的专利超过1100件。”旷视总裁付英波认为,这都要归功于“创新”。他同时表示,成都作为旷视西部业务的总部所在,由最初的代表处到现在已发展成为超200人的团队,“后续将会在成都加大投资、扩大规模,用好各种支持政策,和成都更好更快地发展并共同进步。”
对于“创新”,极米作为成都土生土长的企业同样有着深切的感受。“极米成立于6年前,专注于智能投影和激光电视等领域,是集设计、研发、制造等服务于一体的一家科技公司,产品已经覆盖了全球123个国家(地区)。”极米创始人、董事长钟波在发言时表示,自身的飞速发展是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尤其是全球化的科技合作更是极米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突出科技创新与合作共赢主线
提出重点领域合作的具体建议
能源、医疗、健康……在多方面文化相通并且充满契机的背景下,未来更长远的议题上都有怎样的关注点?在“绿色改变生活,健康和谐发展”的专题讨论中不少嘉宾都提出了未来与成都乃至中国合作的设想。三菱商事董事长小林健就从能源环境的角度表示,日本是天然气石油等资源匮乏的国家,因而也使得液化天然气相关产业得到了发展,“四川作为中国天然气一大生产基地,随着中国天然气需求的扩大,从缅甸、俄罗斯、中亚管道进口也在增加,而天然气作为煤炭替代能源,四川将为产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而谈及在健康医疗领域的合作前景,韩国聚杰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理事郑承珉则表示,中国已经成为引领全球并且非常重要的美容医药市场,这都是得益于政府果断的改革开放以及制度的完善等。
除此之外,峰会还发布了《第七届中日韩工商峰会联合声明》,突出科技创新与合作共赢主线,强调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提出加强科技创新、绿色环保、健康养护及金融等重点领域合作的具体建议。
本报记者 孟浩
观点
中日韩5G技术领先全球
应加强相关方面合作
在韩国三星经济研究所副社长朴起舜看来,三个国家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日韩还面临超低生育率问题,人口红利时代已过去;只有技术创新,才能保持持续高速的增长。今后,进入万物互联时代,5G技术是最为重要的根基,人工智能、区块链以及无人驾驶技术等都得益于5G技术。从5G通信专利来看,中日韩三国在全球占63%左右,5G技术方面,三国也领先全球。他建议,三国加强通信材料、硬件和软件以及各种内容商品和服务的合作,形成固有的区域产业价值链。
期望三国在数字革新和多样性上
取得积极进展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特别顾问山西健一郎认为,创新包括数字革新和多样性。为了推动多样性,不仅需要大企业、大学或者地方政府等互相合作、配合,在人才、知识、资金方面形成循环结构,建立开放性的创新生态系统也十分有必要,“希望风投企业支持创新初创企业发展,同时,期望三国在数字革新和多样性上取得积极进展。”
手机结算提升便利性
这方面合作意义会非常大
瑞穗金融集团公司董事长佐藤康博则表示,医疗、能源、移动、航空等产业会因技术发生变化,同时,中日韩在电器产业等方面已经形成了紧密的关系;在这两点共识基础上,他认为,三国今后有望在解决Soclety5.0社会课题、制定数据的使用方式规则、地球变暖等可持续发展经济和环境问题三个方面延伸合作,合作范围非常广泛。他建议,三国也可以在旅游业进行合作,“比如通过建立二维码互相结算,通过手机结算,提升便利性,这方面合作的意义将会非常大。”
在电动汽车和清洁燃料汽车方面
三国可以互补发展
SK创新公司常务理事李存夏希望三国在电动汽车和清洁燃料汽车方面可以互补发展,“日本在材料以及研发方面很有优势,韩国在生产和制造方面实力雄厚,而中国则有庞大的市场,三国形成合作关系,电池方面会有光明的未来。”
“我们在传统行业,特别是煤发电行业进行大量技术提升迭代,现在朝着清洁、高效方向发展,性能指标在世界上具有领先水平。”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俞培根从东方电气的发展说起,谈到了能源方面的合作,“我们与日韩企业的合作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与日本的三菱重工、三菱日立、日本重油灯等十多个产业链上下游知名企业都有长期、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特别是跟三菱日立在燃机方面的合作,已经成了能源合作的典范。”跟韩国也有很多合作,比如三星物产、斗山重工公司等。
除了政府之间的合作
还需要民间层次的合作
在韩国保健产业振兴院院长权德喆看来,积极利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相关技术,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和3D打印等新技术,不断发展健康产业,中日韩三国可以通过紧密的合作创造新市场。他表示,中日韩三国在预防传染病等卫生领域、老龄化等社会领域都面临着共同的问题,都需要积极利用IT技术的普及,促进三国之间的紧密合作,“除了政府之间的合作,还需要民间层次的合作。”
韩国聚杰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理事郑承珉认为,三国应在健康医疗领域互相了解各自的市场,尽量放缓各种管制,进行积极合作,可以得到进一步发展,发挥协同效应。
本报记者 李霞
新闻推荐
接驳地铁5号线,成都新开7条公交线路 27日开行 2个月内免费坐
463路■天府早报记者赵霞实习生王诗媛为配合成都地铁5号线开通运营,成都将新开7条公交线路:476路、477路、471路...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