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新年,民宿等形式的网约短租房市场火爆。由于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在线选房、电子支付、密码解锁、拎包入住,房东和房客甚至可以无需见面,网约短租房这种“共享住宿”业态发展迅速。此前新华社记者曾调查发现,网约短租房领域存在入住登记、消防安全、房源资质等方面问题。近日,记者进行了追踪调查,发现相关问题依然存在。
有平台仍未落实入住人员身份核验责任
据国家信息中心数据,2018年我国主要共享住宿平台的国内房源数量约350万个,但是入住人员身份登记核验漏洞问题在该领域一直存在。
近年来,浙江、广东、河北等地陆续出台规范,要求相关网络平台核验入住旅客身份是否属实。部分网约短租房平台也宣称与警方合作,要在一些城市通过人脸识别技术与智能门锁,对入住者进行身份验证。但记者调查发现,相关漏洞仍然存在。
记者曾于今年下半年两次在网络平台“爱彼迎”预定北京短租房,缴费后房东仅向记者索要了身份证照片。直至第二天退房,没有任何人联系记者进行身份核验。
网约短租房消防安全存隐患房源资质问题多
记者实地走访发现,一些网约短租房内并未配备灭火器、防烟口罩等消防设备,一些地方还存在私拉电线等情况,极易引发火灾。
平台房源不合规情况也时有发生,非短租房、隔断房等情况在平台上均可见。记者通过“小猪短租”订房,发现网络平台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记者在实地看到,该房在平台图片中原本的客厅被隔断成2个房间,从其中一间内还能看到被隔出来的半个阳台,属被明令禁止的隔断房。看到记者对房源安全表示担忧,房东称“有人来查就给你换房间,剩下的事我们来处理。”
专家:“压实”网络平台责任是破解治理难题钥匙
专家表示,当前相关领域治理难点集中在监管依据、审核标准、平台责任几个方面。行业监管依据不足、力度不够。北京大学电子商务法研究中心主任薛军认为,当前主要依靠电子商务法对网约短租房行业进行调整,范围和力度明显不够。如对于平台上房源类别的合规性监管,就缺少住建部门制定的统一、权威的规范。而消防部门对网约短租房也缺少严格监管审核的依据。
平台对强化安全责任措施或“甩锅”或落实不力。小猪短租官网显示,房客都会通过国家二代身份证验证系统进行验证,来确保房客的真实性。记者采访了北京、天津、成都等多地房东,他们表示,由于并不与房客见面核验证件,无法确定入住者身份。“爱彼迎”平台近期在官网房东守则中增加了要求境内外房客在入住前自行前往当地公安部门进行登记的内容。专家认为,如此规定无异于“甩锅”。
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邱宝昌认为,“压实”网约短租房平台责任是提升治理效果的关键。他建议,应提升建规立制效率,填补当前除电子商务法之外,民宿等各类网络短租房在消防安全、建筑结构安全、人身安全、隐私信息安全等方面的规范空白,建立起公安部门、旅游部门等监管机构权责清晰、协调监管的机制。明确平台经营者、监管机构、平台商户几方责任,特别是要强化平台运营者应承担的审核、检查责任。另外,平台还应切实通过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提供技术升级补贴等方式,完成在人脸识别密码锁、身份证NFC开锁等功能方面升级,保障平台房源的安全性。据新华社电
新闻推荐
为配合成都地铁5号线一二期月底前开通运营,成都将新开公交线路24条、调整47条。成都公交集团24日发布消息称,第一批次调整...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