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成都高新区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获悉,为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该局连续出台《成都高新区区域环评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成都高新区水土保持区域评估试点实施方案》,探索环评、水土保持的区域评估,大幅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建设项目从立项到取得环评审批行政许可,总用时从150天减少至5个工作日;水土保持审批承诺时限从10个工作日缩减为1个工作日。
什么是区域评估?记者获悉,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有不少具有共性的前置性评估事项,区域评估即在特定区域范围内,对这些共性事项提前统一评估、评审,形成整体性、区域化评估结果,提供给该区域的工程建设项目共享使用。
根据此次成都高新区出台的两个方案,在试点区域内,生产建设单位不再单独编报环评、水土保持评估的相关文件,由成都高新区委托专业评估机构分别编制区域相关文件,试点区域的主管单位向建设项目单位提前告知审查结果。对纳入评估区域、符合评估结果使用条件的建设项目,直接使用评估成果,至审批之日起3年内无需再次开展区域评估。
根据方案,试点区域内的工程建设项目的环评、水土保持的评估,由以往的单个逐一“评”变为集中“评”;建设项目从立项到取得环评审批行政许可,总用时从150天减少至5个工作日;水土保持审批承诺时限从10个工作日缩减为1个工作日,企业时间成本大幅缩减。
据了解,此次成都高新区试点区域评估改革的区域主要有两个,分别是空港新城北物流组团试点片区、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5+2”片区。今年试点项目范围主要包括:政府投资建设的城市道路、城市桥梁(隧道)、城镇管网及管廊建设工程;以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中属于编制环境影响的类别。
明年,空港新城北物流组团片区将试点开展仓储项目;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5+2”片区将试点通信、广播电视、雷达及配套、非专业视听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项目。
“此次改革试点,将单个项目把关转变为整体把关,解决了企业逐一编制报审的实际困难。”成都高新区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生态环境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改革试点,有效解决了目前投资项目评估评审手续多、时间长、花费多等问题,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加快项目落地。本报记者 吴怡霏
新闻推荐
马龙将在半决赛面对张本智和。马龙和樊振东依旧是国乒的保障。在男乒世界杯八强战中,樊振东和马龙分别于各自半区击败对手...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