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酝酿已久的《促进成都市健康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正式发布,共十三个部分39条,既是成都市对于健康服务产业发展的一次思路与政策梳理,也意味着成都市将健康服务产业发展提到了更系统、更全面的战略发展层面。
企业发展、人才引进、社会办医、创新创业、群众受益纷纷迎来重大利好,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可以预见,新政39条必将进一步推动成都市健康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
成都医联联合创始人(医云科技)郑力维:
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更有信心
“可以说走在了全国前列,非常好!”郑力维第一时间详细了解了新政的每一条内容,给予了高度评价,“立足实际、直击痛点,提供资金、政策等全方位的支持,像是为民营企业打了一剂‘强心针’,让我们在成都发展壮大更有信心。”
据郑力维介绍,医联成立于2014年,是国内首批获得正规互联网医院牌照的企业,旨在为每位医生打造一间移动工作室。目前,医联平台汇聚了来自全国超过70万实名认证医生和3.5万余名签约医生,是国内最大的医生平台及慢病医疗服务平台之一。新政的第六部分,也就是支持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包含鼓励依托实体医疗机构发展互联网医院,医疗机构可以使用互联网医院作为第二名称,在线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和“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鼓励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等内容,令他备受鼓舞。
“这与我们公司的定位与发展息息相关,也指明了方向。”郑力维举例道,“慢病管理特别适合通过‘互联网+’的形式进行。慢病患者人数多、病情延续时间长、病因复杂,需要频繁的用药、病情指导,通过‘互联网+’,患者的血压、血糖等指标检测数据直接上传给医生,及时发现风险,调整和优化治疗方案。同时,还能通过手机与医生管理团队互动,获得康复、生活指导,让医患沟通更顺畅,免去看病就医来回奔波,在家享有优质医疗服务。”
谈及未来,郑力维表示,医联将通过整合医、患、药、险等产业链上下游多方资源,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随着新政的落地,未来值得期待。
市八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陈芍:
受益者是群众
“政策出台,最终、最大的受益者是群众,合适整体社会和群众的需要。”陈芍长期致力于老龄社会背景下,医养结合模式的管理探索与研究。她认为,《若干政策》将从多个层面惠及人民群众。
“在医养结合方面,提到了强化医疗和养老项目用地保障,还提到了关于简化医养结合机构的审批程序。”陈芍相信,在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医养结合是刚需,简化审批程序和用地保障等政策的实施,这是个非常利好的消息。而向民营资本明确提出了开放和欢迎的态度,民营资本愿意来投入,整个健康产业会随着民营资本的更多参与而变得活跃。民营资本提供的服务量会非常大,群众的获得感会进一步加强。
“鼓励以家庭病床的方式将护理服务、医疗康复服务延伸至居民家庭”,让陈芍印象深刻。她介绍,有太多的老年人,常常去医院并不现实,很多老人躺在家中,如果这些服务延伸到家,群众的获得感会更强。
陈芍还认为,支持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将让群众的生活更方便。“工作日的晚上也可以找到途径问诊。现代化手段提高医生的效率,也方便了人民群众。”陈芍表示,现在大家认为看病难,是因为医疗资源不够多,而利用就医方式的多样化,会方便很多上班族及更多不同的人群。
本报记者 王静宇
新闻推荐
2.4 亿人口的单身旅游市场兴起: “一个人”旅行,多花 60% 的钱也愿意
一方面,随着单身人群不断增加,一个人的旅行正在成为一个独特的细分市场,其碎片化的需求带来了巨大的消费潜力;另一方面,一...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