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当”“哐、哐、哐”……近日,在武侯区玉林一巷综合体建设项目现场,沉寂多日的工地重新热闹起来:工人戴着口罩紧张忙碌,挖掘机不停挥舞“铁臂”,土方车等大型机械来回穿梭,机器声、人声相互交织,汇成一首铿锵有力的进行曲。
“该项目是武侯资本集团全面落实市、区有效应对疫情稳定经济运行政策措施,在全区率先实现复工的重点民生项目之一。”武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筑牢“防疫线”的前提下,该区多个重点民生项目复工。
昨日,记者来到玉林一巷社区综合体建设项目现场,只见工地一边是两台降水井机具同时开工,戴着口罩的工人们正埋头忙碌,而另一边3台钢筋捆扎机也不停运转,工人用力地捆扎钢筋……
“工地自2月20日复工后,一边安全有序抢工期,一边毫不松懈抓防疫。现场每天进行4次消杀,近3500平方米的非作业场地均用防尘网扎实覆盖,避免扬尘。”武侯资本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复工很顺利,最令人动容的是,工人们为了把耽误的工期安全“抢”回来,加班加点也毫无怨言。
这种繁忙而有序的场景只是武侯资本集团9个重点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位于成都市武侯区磨子桥附近的面向新经济的技术交叉与转化中心建设工地也忙碌了起来:工地这头装有钻头的挖掘机正在推倒拆迁房屋,装有液压钳的挖掘机正在对推倒的房屋梁柱进行破拆;工地那头工人们正在洒水降尘,对房屋上拆下的废弃钢材进行切割打包……戴好安全帽和口罩,工人们分散作业、一刻不停。
在现场,来自资阳乐至的罗从伦,戴着安全帽、口罩、手套,正在对房屋上拆下的废弃钢材进行切割打包,并叮嘱其他师傅一定要注意安全,他说能再次回到工地,回到熟悉的地方,自己干劲十足:“突如其来的疫情耽误了太多时间,现在大伙儿都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就琢磨着怎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有序全面复工,把耽误的时间‘追’回来。”王跃翔 李明 本报记者 粟新林
新闻推荐
访谈嘉宾:成都市政协委员、成都市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炜记者: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做好相关医疗废弃物、废水的处置...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