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成都 今日新都 今日温江 今日双流 今日郫都 今日简阳 今日彭州 今日邛崃 今日崇州 今日金堂 今日大邑 今日蒲江 今日新津 今日都江堰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今日成都 > 正文

对话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扩大“朋友圈” 共营一体化发展和开放环境共营一体化发展和开放环境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20-05-26 07:30   https://www.yybnet.net/

对话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 易小光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

俯瞰成都。

成渝双城志@经济共生 5

专家小档

易小光: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市政协委员、市政协经济委副主任,重庆工商大学、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兼职教授。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朱珠 罗惟巍 摄影 申梦芸 杨渝

打造一些国家级、世界级创新产业集群一定是未来成渝地区合作的方向。新能源、智能化汽车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大数据、互联网等产业方向,是两地都在推进的。

今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中央在成渝之间画下这个“圈”,把成都和重庆推向了合作共赢的全新起点。

成渝间合作有哪些新路径?如何共同扩大“成渝朋友圈”?对此,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时进行了详细解读。

合作·产业方向

打造世界级创新产业集群

封面新闻:未来成渝地区合作的产业方向在哪里?

易小光:打造一些国家级、世界级创新产业集群一定是未来成渝地区合作的方向。新能源、智能化汽车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大数据、互联网等产业方向,是两地都在推进的。

创新会使科技型的中小企业大量兴起,而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产业的发展是具体企业主体来形成推动的,所以技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升级化,需要整个人力资本构成得到提升。

大企业备受关注,但事实上,一个地区经济活跃度的体现,是在持续不断的具备创新能力上。要培养后续的大企业,一定要有让大量活跃的创新型科技企业生长的土壤。

机遇·合作趋势

优化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

封面新闻:疫情催生出新的市场机遇,成渝之间有哪些新的合作趋势?

易小光:疫情给很多产业发展重大项目投资创造了机会。现在大家的共识是在防疫常态化下抓经济发展,这要做好长期心理准备,而现在的机会在于协同化和一体化。

在公共服务、公共安全与建设领域,两地之间的合作关系在逐渐加强。客观上,成都的科技创新力量比重庆的科技创新基础要强,但成都的优势集中在基础研究和高校,而重庆则偏向于产业和企业研发,各有特点。

我们必须在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上共同做文章,例如共同推动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大健康产业、大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对于破解行政管理到区域经济管理,也有非常大的帮助。

协同·利益分享

共同形成空间规模集聚效应

封面新闻:在各方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下,如何才能做到政策协同、利益分享和共同扩大“朋友圈”?

易小光:要共同营造一体化协同发展和开放的环境。首先是建立组织管理协调机制,并把它常态化来平衡各种利益关系。我感觉到两地在一些规划机制建立方面,需要衡量和把握。理念和设想思路是要通过规划具体的行动来做到的。

例如,在公共服务领域等方面政策的实施,可以共同来形成空间规模集聚效应。但重要的是多从老百姓的实惠上着手。

共建·强强联手

通道带动枢纽实现多种价值

封面新闻:未来,成渝经济发展如何与“一带一路”建设、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等战略机遇做好对接?

易小光:不管是蓉欧班列、渝新欧班列,还是今后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成渝已经达成共识,再通过不断合作来寻找最佳的解决点。

今后要共创内陆的金融中心、西部金融中心和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如果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争取国家对我们的支持实现政策性的突破,就不会再局限于两省市和两个城市之间。

同样,要成为改革开放新高地,最终在成渝地区形成活力,就要提出很多创新的解决方法来破局,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中,西部陆海新通道三条通道都落在成都和重庆的头上,一定要利用好并形成合力。

成渝“双区联动”

推动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4月29日下午,重庆高新区、成都高新区共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第二次联席会议在成都高新区举行,双方“联姻”将重点从“一城”“一廊”“一高地”“一区”“一港”“一机制”6个方面进行合作共建,推动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意味着两地科技创新融合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聚焦科技+文创

成渝地区将成产业互联网2.0主战场

在成都高新区的“硬核工厂”,卫星通讯、无人驾驶、6G研发等“硬核”技术人员在努力连接未来。另一边,大数据、智能化正在让重庆高新区的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命力。过去5年,来自四面八方的创业者们汇聚到成渝地区,产业服务平台也在这生根发芽,成为了孕育创新力量生存的土壤。

产业服务机构天象产城的空间运营和投资业务主要覆盖成都、重庆两座城市,“互联网公司,尤其是在西部城市的企业,更应该聚集在一起,才能把一个产业做大做强,”天象产城联合创始人&COO吕落伊看到,成都的经济增长在加快,重庆消费力在增强,成渝两座城市“联姻”后,文创领域中网红经济得以发展,借助互联网消费升级将带来巨大的机会。

来自北京的英诺创新空间,去年开始在成都和重庆布局,正努力将成渝地区的创新空间打造成产业服务样板。英诺创新空间事业合伙人卢健,曾深度参与过成都电子通信产业建设,“现在我们主要围绕着科技、文创这两个关键产业集群来打造。成都的优势在信息技术产业,重庆的工业制造历史悠久,双方结合起来将成为产业互联网2.0的主战场之一”。

创新力1+1大于2

“成渝双圈”激活中小企业发展潜力

目前,产业服务机构的视角也在随之发生改变,他们也在用不同的方式让两地的距离变得更近。

今年初,英诺创新空间成渝地区负责人王拓域就开始频繁往返于成都和重庆之间,“随着政策落地,成渝成为一个整体,加之大企业带动小企业发展,两地会吸引和共享更多外来的资源,因此两地联动后的创新力也是1+1大于2的”,王拓域说。

吕落伊也看到,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激活了许多中小企业发展潜力,“以往业务或者人才‘不出市’,现在更多的创业企业和优秀创业者都被带动起来了,比如今年我们收到了许多来自德阳、永川等地的投资咨询,而这个现象在前几年几乎没有。”

然而,在成渝两地创新创业兴起之下也存在一些瓶颈亟需突破。卢健认为,成渝地区的大企业和小企业、科技企业和传统企业更应该结合起来,完成数字化转型,吸纳产业链条上的创新力。

新闻推荐

从“占道经营”到“首错免罚” 硬核创新为何在这座城市频频涌现?

1,1483,11000,这是一串数字,也是一组密码,深藏社区治理的“小秘密”。——在双桥子街道新鸿社区,因为引入“守望新鸿”智慧系统...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对话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扩大“朋友圈” 共营一体化发展和开放环境共营一体化发展和开放环境)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