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成都 今日新都 今日温江 今日双流 今日郫都 今日简阳 今日彭州 今日邛崃 今日崇州 今日金堂 今日大邑 今日蒲江 今日新津 今日都江堰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今日成都 > 正文

“消失”108年的物种贝叶芒毛苣苔被成都科考人员重新发现

来源:成都商报 2020-06-29 02:44   https://www.yybnet.net/

近日,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科研人员联合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及广西植物研究所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Phytotaxa上刊发论文,发表了一种“隐世”百年后再次被发现的植物物种Aeschynanthus monetaria。

追溯到2015年10月,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科考人员正沿着中国墨脱县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带的季雨林小路行走,他们此行的任务,是采集特殊的植物制作标本。考察过程中,路边悬挂的枯枝上,一株特殊的植物吸引了物种采集者胡君的目光。

按照采集标本流程,胡君对其采集了标本,但胡君没有想到的是,这样一个平常的动作,却给本次考察带来了重要成果。这种“隐世”百年的植物,便是胡君带回来的标本,胡君等人为其首次拟定中文名——贝叶芒毛苣苔。

特殊植物引关注 发现时已“消失”100多年

成都生物所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森林与灌丛生态系统专题科考人员,在整理近年来藏东南地区野外考察的植物标本过程中,发现一株采集于中国墨脱县雅鲁藏布江沿岸湿润森林中附生于枯木的芒毛苣苔“与众不同”。

芒毛苣苔属是苦苣苔科的一个独特的属,约140~160种,主要分布于东喜马拉雅山脉到东南亚,一直到印度尼西亚。在这个属中,大部分种类是附生在湿润森林大树上或石头上的亚灌木。这株特殊的芒毛苣苔属于小叶类型的附生亚灌木,花梗、萼片、花冠等器官覆盖有短腺毛,花色鲜艳,花冠长约4厘米,花量较多,从干枯的树枝上下垂,在茂密的季雨林里格外显眼。

研究人员在查阅资料过程中发现,以往出版的中国苦苣苔科所有资料中,均没有对该种进行任何记录和描述,也即是说该物种与国内已经记录的所有芒毛苣苔种类均不符合。研究人员又将搜寻视野扩大到全球尺度上,在国际范围内仅找到两份标本,获悉采集时间均在100多年以前(1912年),其中仅1份能公开获取影像资料。通过存放在邱园的指定模式标本,发现在东喜马拉雅地区新采集的这份标本在形态特征上可以完美匹配。

拟定中文名为贝叶芒毛苣苔

还拿回了自己的“中国籍”

为了更准确地鉴定和评估其未来的保护状况,研究人员根据考察时记录的原始影像资料和新采集的标本,补充了物种描述,还讨论了该物种采集时的原始记录及其拉丁命名问题。根据其叶片形状和拉丁名词义,研究人员为其首次拟定中文名为贝叶芒毛苣苔。截至目前,全球共有贝叶芒毛苣苔4份标本,其中两份最新采集的分别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标本馆和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标本馆。

经过了科考调查、检索比对、形态鉴定等各项严谨的环节,这个物种闻世百年来,终于有一个中文名字了。综合目前的资料可以确定的是,贝叶芒毛苣苔有分布且仅分布在中国西藏东南部墨脱县。此前,由于针对该区域物种基础资料匮乏,对贝叶芒毛苣苔未查证到更多的资料,此次植物标本整理发现避免了长期以来我国对分布于墨脱县的该物种没有数据无法进行评估的尴尬,也改写了之前世界上对该物种产地的错误界定。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邓文博 图据中科院成都生物所

新闻推荐

成都科研人员在西藏墨脱有重大发现“消失”百年的物种再次“现身”!贝叶芒毛苣苔拿回了中国“户籍”

成都科研人员在西藏墨脱有重大发现仅分布于中国西藏墨脱地区的珍稀植物贝叶芒毛苣苔,这次终于有彩照了。成都科研...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艾草氤氲过端午2020-06-29 02:39
猜你喜欢:
评论:(“消失”108年的物种贝叶芒毛苣苔被成都科考人员重新发现)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