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都 创 客 开车十分钟,停车半小时——特别是周末去市中心,走人工排队收费的通道,更是有车一族的梦魇。正是关注到这个痛点,成都宜泊科技做起了“停车”生意,开展智慧停车业务,将传统停车场进行升级改造,使其拥有全无人化的停车场管理系统。
2015年,在智慧停车这个赛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众多创业团队,成都人陈诚创立的宜泊科技也是这年成立的。经过5年发展,智慧停车行业又出现了一些变化,除了做“停车生意”外,有的公司还衍生出更多增值服务,逐渐构建行业竞争壁垒。
清华学霸回乡创业
自主研发智慧停车系统
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后,陈诚进入联想工作,担任产品研发工程师,一路做到项目经理。
2011年,陈诚放弃高薪职位,回到家乡成都,在一家科技公司担任产品研发总监,主要负责停车场管理系统开发,在这个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也让他逐渐萌生了创业念头。
2015年,陈诚在成都创立宜泊科技,公司团队起初由17个人组成,开发出一款应用APP——e泊车。成立公司的初衷是为智慧停车场提供整套解决方案。
早期全国专注智慧停车的平台多达上百家,近年经过市场洗牌,90%的参与者铩羽而归,“幸存”下来的并不多。
目前宜泊科技既服务B端(企业用户)、又服务C端(个人用户)。在B端,提供智慧停车场管理系统以外,主要对接停车场的商管系统、物业系统等,“把所有停车场数据化链条连通起来,核心价值就是通过数据和科技赋能宜泊的客户”。而在C端,用户可以通过e泊车微信公众号寻找停车位,并实现无接触进出停车场,以及定制专属的车后服务。
目前,e泊车已覆盖全国23个一、二线城市,远到香港及马来西亚等地。自主研发的智慧停车管理系统,在全国超过1000个停车场项目中使用,其中包括各地天虹商场、仁恒置地、王府井等。
陈诚说,从传统机械式出卡停车场,到现在无人值守停车场,再到未来可能出现车路协同、无人驾驶汽车的电动充电停车场,都是科技的进步赋能停车新时代。
管理跟不上扩张
最困难时给员工打欠条
目前,e泊车微信公众号在成都本地已服务超90万辆私家车,占成都市区私家车数量近1/2,并覆盖了成都近50%的公共泊位,曾被评为“2018中国无人化停车十大品牌”。
陈诚告诉记者,2015年,成立不久的宜泊科技迅速获得了700万元天使轮融资,团队随之快速扩张。“但当时管理能力还跟不上发展速度。”陈诚回忆,由于公司发展太快,当时有点“飘”。
与此同时,公司的钱很快就“烧”完了,还欠了不少外债。最困难的2016年,必须“砍”掉公司近100名员工。当时陈诚没钱支付离职员工遣散费,只好打欠条。
好在,公司及时得到来自杭州投资者的融资,再加精简规模,才得以度过最困难时光。
从停车生意切入增值服务
打造行业竞争壁垒
2018年,e泊车再次获得2000万元融资,公司发展步入正轨,营收稳步上升。次年,e泊车年营收增长超100%。实际上,现在的宜泊并不仅仅是一家做停车系统的公司,其业务范围从设备、系统,衍生出其他停车相关的增值服务。
“我们通过停车服务,累积了大量线上客户,为他们提供商场内部商家和周边游等配套服务推荐。”陈诚说,公司通过大数据向车主推荐商家或旅游目的地等业务,目前这块业务收入占到了公司的40%。
今年,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路上车辆少了,行业受到不小冲击,e泊车也不例外。不过经过2个月低潮,上半年宜泊收入同比去年已有了一定增长。陈诚认为,从长远来看,疫情也在某种程度上教育了用户,“开始意识到无接触停车、付费的安全性。同时,通过AI赋能停车服务,会越来越受到市场认可。”谈到今年目标,他表示,希望在继续深耕一二线城市的同时,向三四线城市下沉,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申梦芸
新闻推荐
“本次茶博会,遵义市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织了湄潭县、凤冈县、正安县、道真自治县、余庆县、务川自治县、仁怀市、播州...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