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点
从7月9日开始,桂湖村村民陆续被转移到鄱阳县五一中心小学安置点。教室成了临时宿舍,他们把上课用的桌子、椅子放到一边,在地上和讲台上铺一块木板,再放一层席子,搭建成简易的床铺。
据负责安置工作的鄱阳镇党委委员兰穹飞介绍,截至7月16日五一中心小学已安置791人,其中桂湖村630人,目前,每天来安置点的人数还在增加,有些受灾群众会来安置点吃饭,但是晚上不留宿。
此外,县教育局从周围乡镇安排了20名老师,根据现有条件给孩子们进行辅导授课。还临时成立了医务室,方便村民随时就诊。
在安置点的村民,很多是老人和孩子,邓香梅和她的两个小孙子就是其中一员。她们与10多个村民挤在一间教室里,吃学校食堂提供的饭菜,用当地政府配备的生活用品。与邓香梅同屋的老人很多情况和她一样,儿女在外打工,她们帮忙照顾孩子。
对于几天前的洪水,邓香梅依然心有余悸,她想回村看看家里的情况,顺便拿几套换洗衣服,但是年纪太大没办法。因为手机进水坏了,加上忘记了儿子的号码,她和儿子一直没通过话。
黄华锋到安置点后,很多事情让他不得不一趟趟地回家。第一天,因为担心狗没东西吃,他回去将其带到安置点;第二天,因为女儿工作要面试,他又回家去拿相关资料。在安置点他很少和大家聊天,更多的时候,他和狗一起坐在操场边,看着大家发呆。
7月14日晚,天气闷热,住在教室里的部分村民将木板搬到操场,准备在操场过夜。吴风清也在操场给家人铺了一张“床”,还在上幼儿园的女儿很高兴,一会儿让他陪自己玩儿,一会儿让他讲故事。
“很多年后,这肯定是难忘的经历。”吴风清说,最近村民们比起刚开始淡然了一些,晚上小孩子打篮球,看电影,邻里谈笑聊天,甚至跳起了广场舞。
7月14日,在抢险救援人员的努力下,问桂道圩决口成功合龙。一天后,桂湖村旁的80米决口也成功合龙,桂湖村周边交通恢复连通。
“遇到这样的天灾,谁也没办法。”黄华锋说,他现在只能化焦虑为动力,希望洪水赶快退去,返回家园,复工复产,尽量减少损失。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潘俊文 蓝婧 江西鄱阳县 摄影报道 实习生 谭惠
新闻推荐
近日,成都市成华区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梁超一行,在泸州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家秀、西南医科大学遗体接受站...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