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羽(武侯区)
大约是2008年,我家里请了保姆,保姆有个12岁的女儿叫静静,数学只考十几分,语文考三十几分。老师常常吼她:你以后只有去摆摊!
静静不是读书的料,脑袋却是生意人脑袋。
那一年,家乐福搞满88送5元(购物券)的促销,静静立刻反应过来:“这券没有满多少、才能用多少的限制,不就是钱吗?”放学后,静静都守在家乐福收银口,对出来的每个人说:“叔叔、哥哥、姐姐、婆婆……你的收银条可以给我吗?”然后她拿着收银条去换购物券,再把购物券用来买米买油。
说来可怕,那时每天她可以收集到几千元收银条(是的,高速发展的时代,就是有这么多人看不起小钱),然后换好几百元的购物券。等到家乐福的促销活动做完,静静已经为家里买齐了一年内所有的生活必需品,而且手上还有好几千元需要限定时间用完的券。如果静静不上学,想必不止。
静静得去找下线,帮她用完这多出来的“钱”。她来到我家,问我妈妈:“婆婆,你现在要去买什么东西不?我这里有券,八五折给你嘛。”婆婆立刻高兴地同意了,因为家乐福的促销也不过八八折呀。静静东奔西走,找了好些熟人婆婆,变现了手上的消费券。算一下,原来这一个月静静赚了两万多元!
赚钱的过程,静静克服了很多困难:商场的保安白眼看她,见她找顾客要票就赶——毕竟家乐福的活动是针对顾客的,不是回馈静静的。静静的心理素质实在是太好了,保安赶她,她就很可怜地躲着保安偷偷问顾客要收银条。经常有叔叔阿姨大声对保安说:“我就愿意给她,你管得着吗!”
换购物券的小姐姐有时候不肯换给她,她就发动邻居和小伙伴都去换,然后给小朋友分糖果,小朋友跑得脚板飞快。如果静静自己用购物券买东西,收银员会吼她:“你又来了!”她也会虎起脸怼回去:“吼我做啥,你们自己发出去的券,你管我从哪里来的!”
静静的生意不止这一桩。
有一年房交会上,一家杂志发宣传用的扑克牌,有一个熟人懒得发,干脆给了一口袋给婆婆,但是家里哪里有地方放这么大一麻袋扑克呀?干脆给保姆处理。静静妈主张卖废纸,静静却要自己来支配。
静静下课就在茶楼奔走,一看见3个人坐在一起,就跑过去说:“打斗地主吗?我的牌只要3块钱,茶楼的要10块呢!”成都人真的好多坐齐就要打牌,所以静静的销售通常会成功,只不过茶楼老板的脸色实在难看。
卖光一麻袋扑克(大约200盒),静静大概赚了几百块,她欢天喜地拿了一只筲箕给婆婆,小人儿也知道是“来而不往非礼也”。
静静初中毕业不再上学。到荷花池批发了发夹皮筋小首饰,搭了个小摊子在小区门口卖。保姆吼她:“你看你不好生读书!”静静就顶嘴:“大学生毕业还不是要到处找工作?”一来二去,静静在家门口的成衣店找到当销售员的工作。
保姆告诉我:“你不用去照顾她生意,你要去了,她能把抹布都卖给你!”听说静静一个月工资只有两千,奖金四五千元,因为她实在太能说,进门买吊带T恤的顾客能买了裙子再买裤子,花了几大百很满意地出门——吊带T恤是送的!
去年,静静自己开了一家服装店。服装店里WiFi强劲,顾客看中的衣服鞋子静静会主动建议在网上搜一搜比比价,然后推荐给顾客一堆网上没有的小首饰小围巾。
市井是沃土,一颗种子掉在角落里,只要有决心,肯吃苦,就能生根发芽,开出花,结出果。
新闻推荐
成都西川中学初2019级4班甘雨泽每一条看似十分平凡的河流,心中都潜藏着一种向上的理想。——题记我的目光被...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